己二十多年的统治,而在这期间,完颜雍的统治就是一个字——稳。
从那以后,南宋再也没有北上夺回中原的可能。
其实在苏咏霖看来,赵昚号称最有进取之心的南宋皇帝,但是他本身的才能十分有限,本身心智也不坚定,是一个典型的长于深宫的皇帝代表。
承平时代,这种皇帝或许可以做到明孝宗的地步,勉力维持老大帝国的局势,不至于让老大帝国快速崩毁。
然而遭逢乱世,就要被戳穿意志不坚定的本性了。
赵昚即位之初,正是完颜亮南侵失败、金国内乱的大好时机,当时很多人都觉得软柿子好捏,于是宋廷决定反击。
四川吴璘响应朝廷号召出兵北伐取得很大战果,光复陕西诸多州县,给金军以很大的打击。
但是后来赵构退位,赵昚登基,他听信朝臣言语要求吴璘撤兵,吴璘在万般无奈之下选择了撤兵,失去了全部的战果和辎重,还损失了很多兵马,川蜀宋军实力大衰。
当时吴璘有部将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是吴璘考量到新君登基,如果自己不给面子强行出兵,下场未必会比岳飞好,为防止猜忌,吴璘下令退兵,舍弃了诸多战果。
可想而知,要是吴璘不尊君命强行出兵,又会是个什么样的下场。
如此猛将面对朝政局势和皇帝的要求也是无可奈何。
赵昚没有赵构的心理阴影,他不害怕金国,但是他也没有突破赵构为南宋设下的国家上限。
南宋还是南宋,没有变化。
所以基本上可以判定赵昚的能力最多与赵构持平,并没有超越赵构。
只是一个人还能抬头,另一个人抬不了头而已,而这对南宋来说没有意义。
此时此刻,光复军已经控制了山东、河北、河东、河南、燕云、辽东、西京等地,除了关中之外,基本上全据金国领土,控制县域达五百五十二个,已经是一个庞然大物了。
只是因为还没有正式建国,名义上还是造反武装团体,所以没有给人以巨大的压迫感。
但是如果有人觉得这就意味着光复军没有强大的压迫感,那未免也太小看光复军和苏某人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在赵构正式退位、赵昚正式登位之前,南宋都不存在撕毁和约北上进犯的可能性,就算赵构退位了,对于赵昚来说,赵构也是他跨不过去的那道坎儿。
南宋这一块的军事威胁基本为零。
这就给了苏咏霖一个完美的锤死金国取而代之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