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一笔生意,谈成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来临,大量白银涌入国内,所以明末时期,白银已经逐步取代铜钱作为主要流通货币。
往年棉布价格,大概一匹棉布钱银子,一斤棉花白银六分(小贱君查的数据,真实可靠,好多朋友骂我傻逼,在飞卢写小说居然要查史料,胡诌成绩更好。但是我觉得yy也要有底线。)
但是今年棉花丰收,北方商路断绝,导致江南棉布囤积。
虽然海贸也能卖掉一部分棉布,但是一来海贸吃不完堆积如山的棉布,二来这些海商又不是傻子,知道现在棉布销路不畅,所以各个都将价格压得很低。
导致今年的棉布价格仅仅只有往年价格的一半。
至于棉花价格,更是跌到谷底,居然只有往年价格的四分之一。
前天晚上在松江家中,江辰连夜将珍妮纺纱机给做了出来。
又让家中仆人试验一番,赶制了一匹棉布。
他没想到,珍妮纺纱机不但提高了纺织的效率,而且质量还比老式纺纱机纺织出来的棉布质量要好。
“今年棉布价格大跌,一匹棉布仅仅只值4钱银子,而且还是有价无市,所以我江家的价格自然不会高于这个价格,甚至还会更低,就看郑兄出价几何了。”江辰笑着说道。
郑森沉默片刻。
想了想,又问道:“那江兄家中屯有多少棉布?若是太多,在下也爱莫能助。”
他今年才十四五岁,虽然郑芝龙(郑一官)将他作为继承人来培养,但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郎能有多大的话语权?
而且,郑森和江辰根本没有交情可言。
他今天之所以来赴宴,一是江辰在当地士林小有名气,二是但凡有功名(秀才也是功名)的读书人,很少会搭理他们这些监生。
好不容易有一个少年秀才结交,郑森自然给对方面子。
现在可不是十几年后,他郑森也不是手握重兵的国姓爷。
现在江辰和他谈生意,本来郑森是不想搭理的。
不过一方面这棉布质量真的不错,而且价格低廉。
如果做成这单生意,自己多多少少也能赚点零花钱。
另一方面,也算卖一个人情给江辰。
江辰现在才十六七岁,就已经是秀才公了。谁知道他将来会不会考上举人,甚至考中进士?
也算是一笔长远投资吧。
江辰自然不知道自己仅仅只是请郑森吃一顿饭,人家心里就有这么多弯弯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