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章 信念(2 / 4)

告诉他们,“左就是拿碗的这一边,右就是拿筷子的这边。站队就是按高矮顺序排列。

经过一天的反复纠正,才让这群农民,看起来有点有个当兵的样子。黄巾是新兴的力量,老油子兵还未出现,就是这群听话的兵,张澜也累出了一身汗。

除了一个姓刘的什长,其他几个什长,嘴上虽没说,不高兴的表情分明露在脸上。别人都不练,就我们练,百户长真是被打蠢了。

张澜心里在叹息,再过几个月,这里没有一个人能活着,我这样做,还不知能不被救得了你们和自己。

黄巾实行的是供给制,战时三餐,平时两餐,没有足量的食物,张澜也不敢下死力练他的兵。什么十公里拉练,负重短跑,集中对练。如果能留得性命,这些都放在以后再说。只教给了他们三招:上档下撩、左右挡扫,中间突刺。这还是自己大学军训学来的,他相信,这是两千年后练兵的精髓,越是简单,越是实用。

晚上,上世失眠的症状随着自己的记忆,又出现在这个寄住的身体上。这鼾声四起的军帐,更是无法睡眠。无奈中,张澜再次把这两天零星的思索,理出了一个清晰的头绪。

自己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逃跑,就算运气点得火燃,跑出去了,在这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的时代,怎么生活。难道真的躲进深山,过起茹毛饮血的野人生活。

投奔官军,一旦被查出,汉末三杰,皇甫嵩、卢植、朱儁,杀起黄巾都是不眨眼的,那十几万人头垒起的京观,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血腥的场面,他已经收起了风花雪月的幻想,要想看完这波澜壮阔的时代,还得在黄巾军里找出路。

黄巾起事时间之短,为历次农民运动之最。

几个月时间,从大贤良师病逝,起义就算失败了。

黄巾起事之悲壮,也为历次农民运动之最。

没有哪次农民起义,五万人心甘情愿,集体赴河而死。就为了这五万无知无识之人的悲壮,张澜也想续上黄巾的香火。

自己的有利条件,就是比这里的人多出了两千年的见识。

不利的是,这个躯体虽然壮实,可一点信息都没留下,武功自己可一点都不会。

几千年的战史,如同放电影一样,在他的脑海中飘过。最终定格在韩信与林三虎两个身上。

两代兵仙的共同之处是,不打无把握之仗,除非万不得已,总是以优势兵力取胜。即使兵力不占优势,也会在运动中寻找战机,让局部占有优势兵力。说到底,就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