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88、冀州来客(4 / 5)

家的这番表现州牧十分满意,眼珠一转,突然说道「州牧,为臣觉得这位沮监军亦是天下之菁英,且与其交谈间,听其话锋,似乎对袁绍近日的一些举措并不太满意,如此看来,是否可以尝试招揽一二?」

招揽沮授?

王政微微一怔,他对沮授印象最深的就是每次都给袁绍提出了正确的意见,结果每一次袁绍都没有采纳。

比如沮授曾对袁绍提出奉迎天子,反对诸子分立,提出三年疲曹的战略,却没有被袁绍采纳。

比如在官渡之战中,沮授提出缓进战术,不被采纳。在乌巢被烧前夕,沮授又提出外表护粮,再次不被采纳。

最后在袁绍大败后,沮授被俘获,拒绝投降,虽然如此,因为爱惜人才,曹操依旧予以厚待,可惜后来沮授密谋回到河北,事败被杀。

高晋说沮授对袁绍心怀不满,这个王政相信是有可能的,毕竟袁绍这人好谋无断,偏偏帐下谋士不仅多,且阵营林立,恐怕此时的沮授已经历过几次「提出意见不被采纳」的情况。

智谋超群之人,大抵心高气傲,哪怕「没有采纳意见」的结果不算太差,产生不满的情绪是有可能的。

但是不满未必代表就会改换门庭,反正历史上沮授可是宁死都不愿意降曹操的。

想到这里,王政侧目郭嘉问道「奉孝,你觉得此事有几分把握?」

沉吟了片刻,郭嘉缓缓说道「不好说,不过沮授此人长于谋略,若能招为我用,对主公大业必有助益,且此人本是故冀州刺史韩馥的别驾,官拜骑都尉,当时在韩馥打算出让冀州时,沮授与曾有过劝谏之言,「冀州虽然狭小,能披甲上阵的有百万人,粮食够支撑十年。袁绍以一个外来人和正处穷困的军队,仰我鼻息,好比婴儿在大人的股掌上面,不给他喂奶,立刻可以将其饿死。为什么要把冀州送给他呢?」

「只不过韩馥没有听从,否则又岂会有日后死于净室的屈辱?」郭嘉道「而这也是沮授在袁绍帐下不如田丰,许攸更受信重的主要原因。」

「你的意思是」王政闻言一怔,「因为此事,袁绍一直对沮授怀有心结?」

郭嘉嘲讽似的笑了笑,「袁本初外宽内忌,便有心结,亦不足为奇。」

这样啊

王政思忖了会,便对高晋道「那便和许攸一样,你既然拜会过他了,也算有了私交,接下来且先与其保持书信往来就是。」待高晋躬身应诺后,又问道「对了,这次冀州使团里的主使是谁?」

「臣正是为此,方才提前赶回寿春,就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