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192 天下大势 (二合一)(6 / 6)

朱勇觐见。

只见朱勇走进文华殿内行礼完毕后,就直接开口道:“启禀陛下,臣有一事启奏。”

“爱卿请讲。”

这下朱祁镇彻底懵圈了,沈忆宸率领文官集体上奏也就罢了,现在武将勋戚也过来启奏,该不会还是凑于谦之事的热闹吧?

“回禀陛下,兵部右侍郎于谦乃忠君爱民之臣,罪不至死,还请陛下宽恕!”

朱祁镇想的没错,朱勇还真就是为了于谦之事而来。

只不过他跟于谦并没有交集,纯粹是沈忆宸相求,才会愿意出面帮于谦求情。

并且沈忆宸当时的想法,还不仅仅是让成国公朱勇出面,而是让整个勋戚集团联名上表。

以如今成国公朱勇跟泰宁侯陈瀛的面子,联合勋戚去求个情问题不大,不过沈忆宸最终还是忍住了这个疯狂的想法。

声势搞的越大,确实能给王振极大的压力,但同样的文武官员联合起来,就有了结党营私之嫌,说不定会弄巧成拙遭到皇帝的猜忌。

而单独成国公朱勇出面,最多算是亲情徇私,沈忆宸能承担的起这个后果。

看见成国公朱勇都出现求情了,朱祁镇明白今日之事,恐怕单单跟先生王振商议,已经不足以解决问题。

于是他表情庄重的说道:“传朕谕令,召集阁部九卿举行廷议!”

明朝正统年间,由于朱祁镇年幼不能整日上朝,所以午朝直接被取消,早朝也简化了奏事流程。

如遇到重大事情需要商议,取而代之的就是廷议。

廷议是由阁臣、九卿、六科十三道、以及相关的文武官员组成,人数没有固定限制,几人到上百人的情况都有。

明朝前中期皇帝大多会亲自参与,到了中后期由于皇帝很少见大臣,于是廷议称了常规项目,结果也由参与的廷臣商定,最后才请旨定夺。

身旁侍奉的太监听到圣谕后,立马遵命召集官员展开廷议。

不过就在他快要走到殿门口的时候,身后传来了朱祁镇的补充言语:“让沈忆宸也来参加!”

东阁内的沈忆宸,面前桌案上放着厚厚两份长卷,而他的目光却始终看向窗外。

直到看见一名内官正急匆匆的朝着东阁廊房走来,沈忆宸这才深呼一口气站起身来,拿起桌案上这两份长卷,喃喃自语道:“王振,于谦我一定要保下来,这就是我给你准备的天下大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