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337 荣辱与共 (二合一)(4 / 8)

冯正高举拳头,来表达自己的尊重。

身为曾经的部下跟现在的同僚,没有谁比孟大更了解冯正这样的将门子弟,说出这番话所需要的勇气跟决心。

当他愿意把后背交给袍泽的时候,就不用再去计较过往种种,人该向前看。

滔天的战意面对强大的敌人,福建跟山东两卫士兵,无论蒙古骑兵如何冲击,仿佛就跟脚下生根一样牢牢钉住了地面,始终维持着阵型奋勇杀敌。

另外一边的骑兵对决,此刻也逐渐有了胜负手走向。瓦刺亲卫的精锐程度确实当世顶尖,正常情况下打沉忆辰率领的福建骑兵,简直可以以一敌三。

但问题是,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很多东西不是简单的战斗力加减乘除就能得出胜负。

就好比明英宗朱祁镇率领的二十二万大明精锐,战前理论上蒙古人不避其锋芒的话,灭族差不多都够了。

结果呢?

太师也先率领着的蒙古大军,以极其轻微的代价打崩了亲征军,并且还俘获了明朝皇帝,完全称得上大跌眼镜。

瓦刺亲卫便是如此,腹背受敌两面夹击,让他们丧失了整备队形来回冲锋的能力。战马还没提起来速度,就要面对另外一方明军的攻势,处于极端的不利情境下。

依靠着骁勇跟军纪,瓦刺亲卫硬抗住了几轮明军冲锋,可援军迟迟无法攻破明军正面阵营,导致他们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再这么打下去,不说全军覆没,至少伤亡惨重跑不了!

瓦刺亲卫的伤亡,带来的后果不仅仅是整体战斗力下降,还会让也先的瓦刺部,丧失对于其他蒙古部族以及臣服的小部落的威慑力。

毕竟太师也先号令蒙古三部最大的短板,就在于他没有黄金家族的血脉,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蒙古大汗。

用中原历史来举例,也先的举动更像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法统上的缺失,让也先就只能用绝对的实力去硬压,部族亲卫乃根基所在,他不可能接受太大的伤亡。

“下令瓦刺亲卫撤退,阿剌知院你率军接应!”

也先能统一蒙古,就在于他的审时度势跟多谋善断,发现无法获取计划中战果,那么就毅然决定放弃减少损失,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听到也先下达撤兵的命令,朱佶顿时感到无法接受。

现在沉忆辰跟朱仪就在眼前,拿下他们甚至能比直接杀了成国公朱勇还有效。

毕竟父亲大人一辈子最看重的是家族传承,秉持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观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