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民心者得天下。
暮色西沉,管府的十字甬道上,女子拂了拂白玉骨扇的浅蓝色流苏:“还好爹爹不算迂腐,遇到这种情况倒是杀伐果断,没有再三犹豫畏手畏脚。”
“那是大同城的百姓不允许世子爷犹豫,”灵修高兴地说,“他们都把武康伯世子擒拿下马了,放了武康伯世子,百姓还有活路吗?”
“这叫法不责众,也叫众志成城,”管沅浅笑,“最要紧的是,武康伯世子家眷叛逃,证据确凿。”
如今的杜砚,身份只是武康伯世子,而不是什么杜总兵了。
军中将领与大同知府一起将杜砚暂时停职,并把奏折证据全部呈了上去,就等皇上正式处置。
“这下咱们定远侯府可以高枕无忧了!”灵修大松一口气,心情愉悦。
管沅想得却更深更远:“也不见得,武康伯府有太后庇佑,难保杜砚不会起死回生,过个几年再出来任职。我今日这步也算兵行险招,就不知日后会有什么后果。特别是,杜思到底明不明白。”
“杜姑娘是个明白人,肯定不会把罪责怪到姑娘身上。要说此事罪魁祸首也是梅姨娘,要不是梅姨娘逃遁被抓到把柄,后面的事哪会这么严重?”灵修宽慰自家姑娘。
“杜思是明白人,”管沅拧眉,“可明白是一回事,怎么做又是另一回事。有时候有些事,不需要理由,可能只为了争一口气,就看有没有这个机会罢了。”
所以她日后必须保证定远侯府不能行差踏错一步,否则被武康伯府抓着把柄追着打,也是够让人头疼的。
而且,就算杜思明白,武康伯府其他人不会明白。
今日一次,武康伯府和定远侯府的梁子彻底结下了;就算她不反抗不为难杜砚,依照杜砚对父亲管进的态度,这梁子迟早要结下。
只是早晚的问题。
她是多么不想与杜思为敌呀!
可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父亲忙着兵权交接和重新调兵遣将,今晚只怕回不来。后日鞑靼小王子和二十万大军就要到了,军营那边估计有忙不完的事,你和卫叔说一声,让他去军中看着父亲照顾起居,别让父亲累到。”管沅仔细嘱咐。
京城靖安侯府。
休沐日的午后,衙门突然送来急报,搅了靖安侯盛巍的午后小憩。
“去观澜堂,把天昭叫来!”
拆开急报的盛巍大惊失色,连忙遣人把盛阳叫过来。
“大同突发变故,这可是在敌军大举压境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