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命,就暂时留着吧,去唐国,找个地方,为朕去耕作,多弄出些粮食来,算是赎罪了。”2"多谢陛下"
召平附身行礼,脸上的悲愤终于消散了。刘长忍不住说道"何至于此呢"
召平摇着头,坚决的说道∶"不做到赏罚分明,陛下要如何治理好天下呢?"2刘长站起身来,走到了召平的面前,认真的看着这位老舍人。
*朕还想着您年老辞官之后,就在萧相陵旁为您修建一个房屋,让您在那里养老的'召平愧疚的说道"我有什么面目去侍奉萧相呢"
他沉思了片刻,说道“陛下,臣跟随您这些时日里,没有什么功劳无法报答您的恩情…臣往后也不能继续服侍您了,请您保重啊。”“臣不知还有多少时日,我听闻,曾子说∶鸟快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
"治理国家,就像是在驾车前进,太后擅政,奈何,这鞭子抽打的太狠,用鞭子来催促骏马前进,这是对的,可是用力太猛,骏马容易伤,车就没有办法继续赶路了陛下跟他相反,陛下虽然抽打的不重,可抽打很是频繁,这样一来,容易让骏马失去对鞭子的敬畏,也可能会失去对骏马的掌控力。
“陛下善驾,应当是知道,在战场上驾驶战车,最重要的就是安抚住骏马,不让骏马受惊。”3“我这个人没什么能力,可是我知道,全天下最高明的治国办法,也没有可以比得上稳定的。"庙堂和天下只有稳定,天下才能繁荣。6
”天下经历了很长时日的战乱,庙堂动乱不安,高皇帝开国之后,每年都在征战,国内频繁有作乱的人,这样是不利于统治的,希望陛下能重视这一点,不要因为一点的事情就弄得骏马受惊,百姓不安,在当初战乱的时候,应当要使用严厉的法典,可如今不同了,对些小事,陛下可以不必往大里处置。”3
”太后跟臣是一样的,经历过当初的那些事,面对当下的局势,也容易用当初的办法来治理…臣虽然知道这个道理,可真正做事的时候,也无法避免。”①
对召平的劝谏,刘长只是平静的听着。
为了解决策下明白,召平并没有使用太多的典故,都是往简单里说。刘长大概也是能明白他的意思的。
甲士上前,准备将召平带走。刘长只是站在原地,看着召平离去。“都是这巫蛊引发的事情…刘长眯起了双眼,眼神格外不善。次日的朝议,氛围还是有些严肃的。
毕竟刚刚经历了这么一次事件,群臣之中,有的人刚从廷尉出来,有的则是好友,亲人受到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