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和上回的盛气凌人大大不同,陪着笑说:“我来看看妹子,顺便接我家老太太回去。知道你们都忙,又要照顾着病人,我们帮不上什么忙,也别跟着添乱了。”
宋氏等人不知她为何会这样,但这终究是好事,便也笑着说:“不妨事的,老太太在这儿住着,也不过是添副碗筷,我们也没特殊伺候。依着我们多住些日子才好,何必急着走呢?”
但项氏却一力主张把婆母接回去。
魏老太太这几天在徐家住着,虽然好吃好喝,可魏氏闹得厉害,她年纪大精力不济,实在有些耗不住。
因此见儿媳来接,便就坡下驴,也说回去。
她们走后二太太等人也不知是怎么了,都说:“这是怎么说?突然间省事起来了。”
徐春君也不说破,只当什么都没发生。
随后便是打发紫菱出嫁,日子是早就定好的。
紫菱出嫁的头一天,徐家各房都有贺礼相送。
徐琅如今身子不便,却也特意叫程妈妈过来一趟。
“这是咱们家姑奶奶叫我带过来给你的,”程妈妈笑着把一个盒子递给紫菱,“这里头有一张房契,是你们婚后住的地方,就在承恩伯府后一条街上,以后你伺候五姑娘也便利。”
紫菱忙说:“这可太重了,我承受不起。”
“怎么承受不起?不但你有,将来绿莼姑娘也有的。院子不大,但干净整齐,我亲去看了的,那条街上住的都是正经人家,没有游手好闲的。”程妈妈笑着说,“只要你们好好服侍五姑娘就够了。”
徐琅的意思很明显,只要对徐春君忠心,就绝不会亏待她们。
“姑姑的心意你就收下吧!”徐春君笑着对紫菱说。
“那真是太谢谢姑奶奶了,等明日我过去去磕头谢恩。”紫菱道。
“三朝回门再说吧!不必急于一时。”程妈妈笑呵呵地说着又拿出两个小荷包出来,“这是我和岳娘子两个人的份子钱,她伺候姑奶奶离不开,叫我给她捎过来,明日我们都是要过去喝喜酒的。”
紫菱又忙谢了。
送走了程妈妈,徐春君方才把自己给紫菱准备的东西拿出来:“这个是你的身契,如今给你。咱们从小儿一起长大,我能送你最好的礼,也就是还你个自由身。以后你虽然还在我身边伺候,可不再是奴籍,尽可舒心展眉地过日子了。”
紫菱早垂下泪来,哭道:“姑娘,你待我实在太好了。服侍你这么多年,从没打骂过一句,有什么吃的用的,总是有我一份。处处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