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一点念头都没有么?”马艳丽觉得拾金不昧是不能以常理来定的,还是问问当事人好。
“临海伯爵大人,我原来是要昧掉的。但是我的妻子劝我很久,我才交还的。说起来还是惭愧得狠,我不如我的妻子潘巧。”臧阿老老实实把原委说了一遍。人心都有私,但在一瞬间老婆大人的伟大就凸显出来。
“潘巧,你拾金不昧,按照会吴和虞越国拾物法规定,20%奖励给你。来人,交给潘巧7200钱。”马艳丽很爽快把法律规定的赏金给了潘巧,怕她不拿又说道,“我国律法以严明著称,拾东西不还,是罚物品两倍价钱。而交还是奖赏20%,不遵守要罚劳役3年,你还是收下的好。还有你家夫君来打工,必定有什么希望干的活,说来听听。我一定帮忙。”马艳丽把潘巧路堵死,直接把奖赏给他们一家,也算有点帮助。
“你们先住下,我这里有个雕石匠,我让人把你的相貌雕下来,以供后世学习敬仰。”马艳丽立马安排下臧阿一家人。从此潘巧劝君像以及各类图画流传开来,那个潘巧劝君铜像也给放到粮食交易所大厅里。美丽成熟的妇人从此成为各类交易所的财神娘娘,潘巧也就此能把自己的容颜传到后世。那个雕铜匠是始皇帝做兵马俑的后人,技术能力更胜祖先一筹,不过由于大家还不习惯做那种人像,他也就帮青铜制作所做物件。无意间给马艳丽看到他捏的泥人,马艳丽立马聘请他到艺术学校担任师长,从此实物雕塑一系在华夏大地盛行开来。那个潘巧劝君像正好是雕塑大师年轻时代一大作,也算爬向高峰的一个代表作。臧阿一家最终还是拿了钱到临海伯家一个海岛干活。在一个靠近大陆的小海岛上牧放骆马。而潘巧始终不愿意离开家出来干活,所以一直和夫君臧阿在一起牧放。原来还有个山里的农庄选,潘巧怕野兽伤害孩子,也就选择了海岛。马艳丽也很大方,给一百斤盐、60石豆子、10石小米、二十匹麻布、二十斤油、三口猪、三匹素给臧阿一家一年支用。当然由于是海岛的关系,海产品是吃不完的,只要自己去弄好了。等臧阿一家到海岛后,才发觉有300多匹长毛骆马、100头长牙鹿猪、100头貘、水豚500头、鹅1000只、角马20只和100头紫山水牛要牧放,活也是累的工钱也是好的。臧阿和潘巧是580钱一月,小孩是200钱一月。另外为了安全和方便,临海伯还送来2只大狗。狗的支用另算。就此一个南进发家的小故事就此结束,臧阿和潘巧那样的临郡移民源源不断的充实吴越两国各个劳力市场和工作岗位。当然海岛还有几家移民一起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