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末,在吴越各家各户皆收到官府要求确保今年粮食蔬菜禽畜生产有大发展。吴越各阶层自然知道中国内乱开始,吴越必不能免。吴越会插手,但是一直没有消息出来,反倒是吴越大王、诸郡守、议员两院甚至是军队军部都要求各单位个人做好春耕工作。但是聪敏的人还是闻到一丝战争气味。历来吴越有大的出动或军队调动,第一桩事情就是力抓农业。在这个年代,不管你仓库有多少存粮,一旦战火一起,粮食就会被消耗到大大不够。吴越以前的乱民暴乱事件,本质上也是接受流民过多,而粮食跟不上的缘故。
在太湖中,乘坐的自然是平地的沙船,比之海船小很多。不过吴越大王的坐船还是能有独立包间,还有厨房厕所。由于这个季节风向不对,只得降下风帆,由船家摇橹撑篙。好在太湖并不深,撑篙的就成为前进的主力。后面四只大橹,每支橹有四个船工在用力摇动。撑篙的左右各有十人,成流水操作。赤脚的船工不断在喊着号子,为了使这艘大沙船能逆水逆风早日到阳羡。湖面上冷风阵阵,杨晨毓才看了一会水色就受不了回舱。好在船舱内有火炉煮茶,有热气不断辐射出来。杨晨毓举起双手向着炉子。
“蔬菜、过冬粮食大抵都已种植完毕。倒是隔年的撂荒休耕地还要抓紧,我看沿途好多地都还没出青苗呢。”杨晨毓和申艳丽有一句没一句聊着。
“还不是北方移民,他们以前习惯一年种植一次,包括麻和粟都刚刚准备下种呢,哪来青苗可见啊?”申艳丽烫了一壶茶,“别急么,下个月保准都出青苗了。”
“阳羡地方应该算山区吧,想来粮食也成问题,还是希望阳羡县令能主抓牧业。”杨晨毓咪了一口粗茶。
“老哥,去看看阳羡的陶瓷厂么?咱们吴越陶瓷琉璃商社在那边的陶器作坊听说很兴旺呢。”申艳丽已经认命了,穿越这么久也就没有存心思回去,已经渐渐融入这个蛮荒年代里。
“你是说帮我们做兵马俑的那家厂也在那里。”杨晨毓还是很关心身亡之后的事的,每个这个富贵人家都特别重视死后葬器,杨晨毓也受感染,没能幸免。
“是啊,您是该去看看陪葬的兵马俑呢。”申艳丽拣了一粒蜜汁杨梅扔嘴里。
——-
阳羡县令老早接到密令,自己带了一票衙役来城外迎接大王亲临。吴越待遇高,一个衙役一年的收入就有稻米40石之多,还不是汉石,而是吴越石,比之汉石还要多出大半。),而同时期一个秩比300石凑曹或者令长实得不过40斛一年而已。要是按照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