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何见解。”杨晨毓把粗略看完的意向书递给身边的执笔。
几个家伙一人一本分了几本计划书,然后再轮着看,每本都是一页纸的意向,很多只是寥寥几笔数十字罢了。吴越讲究的是简洁,乌七八糟的前言后缀都不准写在计划书上。目光扫一遍,大概意思已经清楚,比那华丽辞藻中寻找要用的信息简单很多。最主要的是吴越大王脑子一根筋,见着烦,谁不知道乱写数千言,必被恶骂。
“大王容禀,这般搜罗人口怕不好吧。”这个年代擅自去搬迁人口可是大忌了。
“大王是不是想另立门户,请大王明言,否则我不能给大王出主意。”
“大王,搜罗人口小人是赞成的,只是贼寇席卷狷狂之下,何能?”
“我吴越永远藩属大汉,不过大江之南当由我吴越开拓,故而人口甚缺。给众位交个底,吴越自成体系,藩属做该做的自然会做,但贼寇屠戮乡间,吾不忍也,官兵再来回杀回,怕被裹挟之乡民捱受刀兵之累。”杨晨毓看着众人,“不愿的可以自处,愿意的帮我安顿这些流民。于大汉,贼寇流窜之地没有裹挟之乡民,亦如釜底抽薪也,贼寇不得就食没有兵员,必不持久。”
“哦,那我还是帮大王纠错文字,那些事恕不参加。”
“嗯,先生只管做自己愿意做的事,寡人不勉强。”
“我看,大王之策已酝酿良久,何不说说具体如何。”
“是啊,我也想听听大王之意。”
“好,不愿参加的继续帮寡人察看官文案牍。”杨晨毓还是让他们各自忙去。吴越虽然司法独立,但是杀人、谋反、盗墓、私贩人口、走私茶叶丝绸瓷器之类案件仍由吴越大王最终批复,当然会吴王和虞越王也帮着看小案子,批复好之后再让杨晨毓检查。这些纠错就是帮着看案子和文件,毕竟杨晨毓一人也顾不过来。
“诺。”帮着办事又不愿意插手北方事务的都不自觉得都开一边。
“由海军牵头,夷郡抽调一个军的兵力,在齐鲁半岛几处登陆,尤其是冀州诸郡国,那里可是人多贼盛,要重点照顾。”杨晨毓已经看过这个年代大致州郡的户口人数。自然河北可是人丁兴旺啊,哪能不看着点呢。一个平原郡就有一百万人口啊,还是有户籍的,没籍的和隐匿的奴仆算在一起起码还得多好几万啊。这个年代百万人口的郡可是抵上三国后期蜀国全境了。自然现在多得些人口,那么以后本也厚实,即使多打几次败仗,只要关键城池不失,谅也无事。中国在老朱统一中国之前,从南方起事一向不可能统一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