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会发生爆杆,会危及到使用者的安全。后世那种铝杆、碳杆好是好,但是贼贵。玻璃钢的杆只能说马马虎虎,KALASIKI本人射箭射爆过玻璃钢的箭杆,真的很危险,当时只是发生箭枝掉落箭台弓弦已近撒放,无可挽回的爆杆,中间爆杆,差点伤了眼睛。解决办法在商周时已经有了,就是在箭竹箭杆中穿一根青铜杆,也就是说在一枝全青铜弩箭箭杆上套上箭竹箭杆,很简单的工艺,但是在这个年代也是很费钱的活计。本人就收藏了一些青铜弩箭和箭镞,不要被中央监控所迷惑,至少战国时各国都是标准化生产箭镞和弩箭了,不光是秦国一家。各家各个体系的箭镞都制作相当精美,什么三棱不是秦国一家,别国也一样。尤其是三棱刃后那一个半毫米倒钩绝对是对工艺的考验。偶自己就被倒钩钩到过,害得吊俩月盐水。记得圈子里有一人被楚国一个箭头割破手,也是倒钩惹祸,吊盐水大半年才好。当然看一个国家实力就是看箭镞也能知道大概,箭镞大的国家有钱,箭头小的就比较穷了。那种巨弩箭镞不算的话,箭镞越大杀伤力越大。
“铁箭镞不够么?”杨晨毓心疼黄铜用在这个上。
“是啊,很不够呢。再说南方青铜不腐,而铁箭头容易烂。剿灭弹压山越没有足够的弩箭是不行的,我还是支持先修械整兵而后战之,毕竟山区让一些地方出来,他们也闹腾不到哪里去。把汉民全部迁往据点附近,堡垒化生产自救即可。”姬芾考虑后说道。
“好吧,大约要造多少弩箭和箭镞?”
“算算的话,两百万枝弩箭加一千万枝羽箭是弹压山贼最保险了。”
“好吧,让庸政大臣负责监制督造吧。”
“诺。”众人要告退,杨晨毓看看,“那个丽丽和寄奴留下。”
“是。”杨晨毓看着推出去的人群,“那个董洁啊,你也出去下,让食堂准备些鱼鲜和菜蔬。”
“诺。”董洁款款退出,周围好几个女官一脸羡慕。目前来说董洁颇有心腹之意了,看着晚来的都爬上去了,早来的女人们能不急么。杨晨毓这个大王又有盐不进,女色是迷惑不了的。
看看四周已近无人后,杨晨毓缓缓开口,“寄奴啊,对中南半岛有何见解。”
自己儿子自然是看过带来人间的神图,那个中南半岛就是交趾南到印度间的广阔半岛,地盘很大,物产也极其丰富。寄奴知道母亲给自己争取在中南半岛建国封王,自然知道老爸想考校他,不过毕竟年少没什么经验,也想不出何等对策,“父亲大人明鉴,胞妹走后,一直无心于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