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使者求见!”外面的守将大声呼喝,虽然历史已经改变,但是公孙瓒的败亡自擅杀刘虞后就注定了,拖了好几年,终于有回归历史正途。
袁绍和吴越罢战,但不等于袁绍不想借此收拾公孙瓒,公孙瓒还是没抵挡住袁绍的政治军事攻势,困守易京。
公孙瓒最愚蠢的事就是积粮在内,没有和外臣交关,众人离心离德越发厉害。
--
三月前,“你们都有兄弟在公孙瓒军中,派个熟识的去劝解,免得族灭,对不起祖先。要是祖先得不到供奉祭祀,公孙瓒罪莫大焉!”吴越大王如是对赵云和他的师兄弟们训导。
原来历史上赵云也是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之一,这个历史分支上,赵云被吴越大王早早夺来,但是关系密切的亲朋还是有在为公孙瓒军中服役。
中国历史就是个人际关系,用得着时候就要用。吴越大王不想天下豪杰落个身死族灭的下场,自然要伸出援手。自吴越大王收容越来越多政治对手的家属家族来,吴越大王的软实力也越发壮大起来。不管怎么样,吴越大王打破了这个时候政治斗争的超级残酷性,使得灭族不再为吴越接受。所有失败者也不必逼着自己家人一起赴死。其实吴越大王是有自己想法,仁义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他不能容忍一方豪杰的亲属被小小刀笔吏逼死。就算董卓这样的,要是按照原来历史上董卓的小儿子被小小门吏摔死分食,这个绝对让吴越大王不爽。能杀死豪杰的只有豪杰,只有战场,只有审判,不能让小人得志。历史上痛打落水狗的基本都是墙头草小人,一个卑贱小人有资格报复那一定是报复到极限。
大明朝的犯官家属女眷被充作官妓,这样的国家,能让什么人忠心耿耿呢。大家不过是怕,而不是发自心底的热爱。大汉朝的政治失败者往往是灭三族、九族,这样的政治报复也极大的损害了维护大汉天下的信心。历史上反而是我们大汉人视为蛮夷的胡虏教会我们不再过度惩罚政治对手。吴越对那些犯事的惩罚就是发配N千里去开发边疆。总归比杀死全家老幼来得好。当年汉室斩杀大臣挖,前汉喜欢在渭河边,后汉喜欢在洛水边,数千人在河边被腰斩的恐怖情景是任何有现代意识的人所不能接受的。其实大部分百姓官吏也不愿意接受,不过就是传统如此残暴,不得不低头。
----
“吴越大王派人来?”公孙瓒有点傻傻自言自语。困守易京早晚要完蛋,但是公孙瓒脑子渐渐不好使起来,家人都想活,拼命说清楚些。
“将军,是吴越大王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