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假了,如今若大的监督公署就他一个人,他每天也不急,就把过去的记录档案什么的天天堆在自己的案桌前,一点一点的慢慢看,别的什么事也不管,大印更是不盖一个,如今是他不急,别的人急啊,许多事情没有监督公署的紫花大印,那就不算完,坐粮厅的江主官这两天急的嘴冒泡,先是把郑大人叫去熊了一顿,可郑大人委屈啊,说手下没有干事的人,江主官哪里不晓得那些刀笔吏打的算盘,这会儿他也火了,觉得这些个刀笔吏不识相。干脆的又从坐粮厅临时抽了几个书办进了监督公署,如今是那些个刀笔吏急,纷纷的找人想回去,可郑大人说了,让他们安心养病,衙里的事不用他们操心。”
那三贵说着。一脸笑咪咪的道:“郑大人的手段还是不错的。”
“不过是小道罢了,终究还要事儿干的漂亮。”一边二王爷道。
“那是。”那三贵的点点头。
二王爷这时站了起来,在院子里转悠着,而那三贵却把李月姐叫到一边,然后一挥手。王四娘就同一个青葱小娘站了出来,跪在李月姐面前。
李月姐发愣呢,这干什么?随后那三贵便道:“李姑娘。郑大人如今出来当差,他家里那一摊子事情,没个人帮着操持不成,前段时间,郑典跟王爷求了,说他身边没个贴心人帮衬,又说李姑娘你岁数大了,拖不得。该及早迎娶你进门,事急从权,再加上郑典不是长子长孙。这孝期有个一年也说的过去,而及早成亲也算是完成老太生前的心愿,所以。王爷就答应了郑大人,你这婚期怕是近了,这要嫁人了,身边没两个人不行,因此王爷给你挑了两个人,这个王四娘,她当年是牵涉进空廒案的,你们也相识,她如今带着一个孩上,手上一手灶上的活相当不错,以后你们成亲,身边也要使唤的人的,给你搭把手不错,还有这位青蝉姑娘,她的父亲曾是京城富西仓的仓场御史,因牵涉了空廒案下的大牢,她也受了牵连,后来是王爷见着可怜,收留下来的,对仓场的一些东西熟的很,而她的母亲是曾经淮帮大当家的女儿,对漕帮的一些东西也熟,还有各家夫人们的一些小手段也瞒不过她的,留给你,也能助上一臂之力,今后,若有时机,你给她一个名份就行。”
这什么意思?
李月姐此时那脑袋子就轰的一声炸开了,先是想着,难怪那天郑典的醉话里说着成亲的事情,接着就傻傻的看着面前跪着的那个眉目如画的女子,那女子约十六七岁,青葱水嫩似的一个小娘,这会儿跟那王四娘一起,低垂着脑袋,看不到脸上的表情。
听话听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