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缂丝,又称“刻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是中国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装饰性丝织品。
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
因织造过程极其细致,摹缂常胜于原作,而存世精品又极为稀少,“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
苏州缂丝画也与杭州丝织画、永春纸织画、四川竹帘画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家织”。
浙江,有很多需要冷凌和季战保护的东西。
离开这里之后,他们会依次去别的地方。
缂丝、全聚德、苏绣、吴歌、评弹、中和韶乐、川剧变脸、滩头年画、江永女书、南京云锦、西安古乐、南音、青浦田歌、松江顾绣、苏州双面绣、南汇锣鼓书、侗族大歌、山西“耍孩儿”,纳西古乐、唐三彩、紫砂壶、木版年画、川江号子、古琴、皮影戏、剪纸艺术、傩戏和傩戏面具、杨柳青年画、木卡姆、梁祝、少林功夫、昆曲等。
最重要的,榫卯技术,冷凌得找些人来传承。
上个小世界,不仅是古武,还有许多后现代已经失传了的技艺,比如榫卯,她就让小熊猫保存了大量的资料。
为了找回我们曾经失传的、或者为了更加美好的,她一直有暗中搜集、保存、整理各个小世界中,“特色”传承。
其实冷凌一直在想一句话:后来的敖国,失去的,不是技艺,而是冒险和创新精神。
古人的智慧,不是我们没有,而是人家一门心思地、只盯着一件事去做,我们呢?呵!
只是想想要做的事,冷凌就抓头皮。还有得跑啊。
另外:还有大半年的时间,他们得在今年的11月28日之前,赶往皇宫。
她不是要去捣乱,她就是想在那之前,把里面能搬的东西都装走。
建筑物就算了,它们会安然活下去的。
季战知道她想法的时候,修长白晳、骨节分明的大手掌,就一下、一下地轻轻抚过她的脑袋。
什么也没说,就只是用行动,一直支持着她。
……
五年后,法国巴黎街头。
冷凌伸着懒腰。
“要不是时间太紧,我都想走遍每一个小山村。那里,很多人家的猪圈、狗碗,都是我们要收集保存的珍贵物件。”
季战温和地笑着,抬手揉揉她的脑袋。
“尽人事,听天命。等咱们完成自己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