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者。”
李文傲简单的把这里的情况给詹天佑讲解了一下,让他们主意一下安全。
两天后詹天佑带领着三百多人的队伍离开了坤甸港,沿着在地图上规划的路线去勘探了。
而另一个客人范鲁斯这两天在等待荷兰国内的消息,不过范鲁斯也没有在这里闲着,他每天都会出入荷兰士兵关押的地方,用荷兰语不知道在和他们每天说些什么。
第三天的时候李文傲迎接了第三波客人,这些人是是李文傲从马相伯那里求来的毕业生和其余的人。不得不说马相伯这位老先生对李文傲还真是照顾,这一船二千多人其中一部分的毕业生都是他动员来的。
当然这些人不都是复旦大学的毕业生,其中大部分是技校的毕业生还有一部分是南通军校的人,南通军校可能是在世最短的军校了,国民政府根本不给南通军校资金开支导致南通军校的办学终止,当李文傲从李秋那里知道这些事情后力邀南通军校的学员和教员前来印尼。
有的这些人的加入李文傲开始操办学校的事情,他知道文化侵蚀的厉害之处,就是后世某些岛国还在用我们的中国汉子一样,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李文傲让复旦大学的毕业生在加里曼丹主要的县城里成立小学和中学。至于高中和大学李文傲打算找些文学大家还大人老师,毕竟这些学生现在只是书面上的一些知识。
南通军校的五百多人被李文傲安排在坤甸港这里,李文傲想在这里办两所军校一所陆军军校,一所海军的军校。
陆军军校就用南通这些人,海军的军校就用荷兰的再聘请一些英国退役的海军军人当教员。
连两所学校的名字他都想好了,华武陆军军校、华武海军军校。
半个月后加里曼丹吹响了学习的号角,各县都在建设中小学校,坤甸港更是用半个月的时间将陆军军校和海军军校的场地和住处建立起来,速度是相当的快。
有范鲁斯这个外交家做说客,很多荷兰军官留在了军校当教员其中就有那个中校,当然现在应该叫他埃伦斯教官。
三个月后在距离坤甸市五十公里的一处山坳里李文傲的第一座钢铁厂开始投产,这座年产三十万吨钢铁的钢铁厂满载了李文傲的期望。
点火这一天李文傲和护卫军的主要将官都来到了这里观看点火仪式,在第一任钢铁厂厂长吴刚的宣布下一车车的铁矿石投入熔炉里面。
一个多小时后矿石开始融化,三个小时后矿石炼化成铁水。吴刚组织工人把熔炉里的铁水转向炼炉开始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