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练兵,让全军有了新的模样。各部长官选出后,新官上任三把火,不用杨幺操心,到处都是嗷嗷叫的士兵在练习阵型。
两个团长按南宋的叫法,称为指挥使,位置最终花落雷亨与高老虎之手,这是预料中的事,不管你用何种练兵方式,它的根基还是武力。
武尚志的武力略差于二人,对这个原来的手下三帅,又是练兵的提出者,杨幺让他暂时担任第三预备团的指挥使,兼任自己的副官长,协助自己处理军中事物。
在新鲜鱼虾与大米的滋养下,两千士兵尽管衣衫褴褛,但一个个气色红润,精神饱满。有此基础,杨幺开始了五公里负重速跑和二十公里长途拉练。
这又是一新鲜事物,最是考验士兵的体力与耐力,十天后,淘汰下来的三百士兵成为各部的炊事兵与后勤兵。
这是个人实力的结果,没有人有什么闲话。
随着部队走向正规,闲下来的杨幺开始考虑将来的去向。他是学文科出身,地理成绩原也不错,就在纸上随手画出一幅地图来。
从洞庭湖入长江,顺流而下,第一站是夏口(武汉),接着到九江、安庆,芜湖,最后到应天(今南京,此时是赵构暂时建都之处,他还未去杭州)。
暂时没有叫板赵构的本事,此路不通。
逆流而上,第一站是荆州,接着到宜昌、丰都,最后到重庆。
他把手指在重庆那里敲了敲,这个地方不错。倭寇侵华时,常凯丰就是躲在这里的。
南宋时期,除了岳飞剿灭自己用到了水军,其他都是铁马金戈,混战中原,没有强大的水军,重庆是安全的。
结合前世杨幺全挂子本事,加上自己多出的千年知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渐渐成形。
一个月后,夏诚回到部队,看到了一个列队整齐,军容整肃的新式部队,从外貌上看,比起禁军有过之而无不及,就不知实战如何。
夏诚:“大将军,我从岳州回来时,派人侦查了公安县禁军驻地,大量军需集中在县城,但守城军队不到三千人。我们是不是试试新式练兵的结果,打了县城,能得到大批的盔甲武器,也省得被官军笑话我是乞丐兵。”
杨幺想了一想,说道:“打击敌人,还得靠野战,攻城是不得已的法子,没有全套攻城设备,拿人命去填不值得。别看只有三千官军,若是有能人坐镇,再发动百姓守城,三万人也未必攻得下来。”
夏诚:“攻城除了强攻和策反,难道没有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