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这些人成为传统的手工业者或许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要让他们掌握先进的工业设备却实在有点困难!
当然也不是办不到,那需要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手把手一道道工序慢慢反复传授。好在高尔察克带来的白俄里面有不少在欧美国家不要的三流工程技术人员,在他们的耐心传授下,总算能够勉强开始工业化建设了。但是培养接受过良好教育,能够掌握复杂工艺技术的新一代产业工人,却仍然是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在回南京的路上,常瑞青坐在加挂的专列里面,仔细地看着阎锡山派人送过来的第一稿的第一个五年重工业计划。而到上海公干的重工业部部长孔祥熙就坐在他的对面,随时准备为常瑞青讲解。
“……第一个五年重工业计划预计从1922年1月开始,到1926年12月截止。一五计划之目标。将是为国家的全面工业化建设打好基础。
一、产业工人训练计划:根据劳工部、教育部之联合统计,截止1921年3月底,全国产业工人之总数约有四百五十余万。主要分布于纺织、采矿、建筑、运输、冶金等工业门类。其中拥有一定技能之技术工人不足三十万,拥有新式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之工人不足五万,且多系流亡中国之俄罗斯人。目前。教育部、劳工部已经制定实行了一个涵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产业工人训练计划。自1920年开始,已经联合部分企业陆续投资兴建了超过两百家技术工人学校,从1922年开始,可以同时训练教育超过十五万青年技工。但是仍然无法满足中国工业建设之需求。因此国家计委建议在一五计划内重点安排资金、人员投入产业工人训练计划。建议用五年时间,将技术工人学校的数量增加十到十五倍,并且完成超过一
百万技术工人之培训。从1927年开始,争取让完成六年义务制教育之青年的技术工人学校入取率达到10%以上……
二、重点工业项目情况:根据重工业部、矿业部、能源部、交通部之统计,截止1921年3月底。全国一共拥有资本超过500万元之钢铁、化工、机械、造船、电力、矿山等大型重工业企业(含公营、商营、外资)五十三家,合计拥有资本五亿三千余万元,拥有铁路企业十一家,合计拥有资本两亿两千余万元。拥有年钢铁产能十五万吨,年电力产能约一亿度,年造船产能二十万吨,年煤炭产量三千余万吨,年铁矿石产量三百八十万吨,运营铁路总里程数一万三千余公里。在建铁路一万两千余公里……
二、重点项目投资计划:一五计划之重点投资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