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恰如其分地道出了目前中苏战场上中国所面临的局面。现在看来大局已定了,只要华军在东线不遭遇惨败,稳稳地就能拖住苏联3、400万大军。这样集中了整个中西欧力量的德国肯定能在西线获胜,西线一旦告急,东线苏军只能选择回援,到时候整个中亚和西伯利亚不用费什么劲儿就能到手了。所以郭松龄的西伯利亚方面军根本不用急着去找苏军决战。反倒是苏军的东方面军有可能铤而走险,背水一搏。
任何一个有资格站在国防部作战指挥中心里的军人。当然都能看清这样明显的大势,所以整个屋子里的气氛就是喜气洋洋的。但常瑞青自己却总感觉这些人有些高兴的太早了,对手可是全世界最伟大的统帅托洛茨基和战斗民族俄罗斯人!就算垂死挣扎起来也够中国这样没有什么底蕴的新兴列强喝一壶了。想到这里,常瑞青就一言不发走到沙盘台前面全神贯注地看了半天,目光渐渐聚焦到了印度。
其实他早就知道托洛茨基将解放印度当成解放全人类的关键,就算苏联在东西两线都已经陷入危机,也没有听说托洛茨基从印度调回兵力。而且,印度的反动势力也的确太弱了,还是军事政治两方面都软弱。军事上就不用说了,中英印加上印度、阿富汗m斯林的总兵力不过150万上下,还不到苏印军队的总兵力的四分之一。而政治上面的问题更严重,印度gcd打出了土地革命加种姓革命的旗帜,经过这么多年的奋斗,现在已经把印度革命的熊熊烈火点燃了,至少2亿翻身低种姓贱民坚决站在印度gcd背后。可是英国人和国大党有什么?一个想要维护殖民统治,一个则代表高等种姓的婆罗门地主、资本家的利益,在“觉醒”了的印度劳动人民当中压根就没有基础,而且也没有压倒性的军事优势,如果不是中国往印度派遣了好几十万远征军(主要是朝鲜人),印度革命早就胜利了。
“耀如兄,我们的目标很快就要实现了,只要能拿下东西伯利亚、中亚东部和南洋,我们的地盘就够大了。不过,将来要怎么消化这些地盘是个麻烦,特别是该如何对待中亚和西伯利亚的斯拉夫人和m斯林以及南洋的土著。”赵振看到常瑞青盯着印度看,以为他贪得无厌想把印度也弄到手,所以劝说道:“总参谋部已经做了统计,这些人林林总总加起来恐怕有9000万上下,如果再算上和族人和朝鲜人,就会有一亿六千多万人口需要消化,实在是非常麻烦,可不能再增加了,而且再增加就可能得不偿失了。”
话说到这里,谁都明白是什么意思了。虽然这些年,大中华联邦政府一直在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