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线回到泰布克城内的集团军司令部,他是去给前线的第110师做政治动员的。
“同志们的情绪怎么样?”赫鲁廖夫问。
“很好,同志们的士气很高,都表示愿意为保卫苏联保卫中东抛头颅洒热血了!”德塞接着又道:“司令员同志,由政工人员和保卫干部组成的督战队也已经到位了,请您放心,第110师的伤亡率不到7成是不会退下来的!”
赫鲁廖夫微微笑了笑,他对这个保证非常满意:“德塞同志,请您吩咐下去,第110师打完这仗后很快就会得到补充。新兵已经从印度出发了,一个月内就能到我们这里。而且,110师以下所有的建制,只要还剩下一个人就会被保留下来!如果一个连打剩下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连长!如果一个营打剩下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营长!以此类推,哪怕110师打剩下最后一人。这个人就是师长!”
“好,我知道了,我这就去给同志们传达。”德塞点了点头转身就去给部队下命令了。实际上赫鲁廖夫说得那套一直都是印度红军内执行。同中美英德苏日这些国家的军队不同,印度红军并没有一套完整的成系统的军官教育体系,所有的干部都从士兵中论功提拔。这样做的优点是比较容易激烈斗志,无论什么人。只要敢打敢拼运气够好,都有可能升官,所以印度红军的士气一直比较容易维持,哪怕是在伤亡惨重的情况下也不容易崩溃。至于缺点嘛,就是这支军队的军官素质普遍较差,不大容易掌握最新的作战技能,还比较喜欢蛮干。印军的这两个特点很快就被巴顿给察觉到了。他在当晚的进攻发起前对自己手下的三个团长说道:
“记住,我们的对手都是最顽强的军人,他们非常勇敢,虽然比不上美国人,但绝对比我们的英国盟友要强!不过我们不要去同他们比勇敢,这正是他们想要的,他们就是要用不值钱的印度人命换我们美国人的命。我们不要用人命去换人命而是要用弹药换人命!你们不要急于突破他们的阵地,那样只会给他们的敢死队创造出击的机会。你们应该同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然后用压倒性的火力同他们对射!如果印度人决心用10条人命换我们的1条人命,那么你们就去用1吨弹药换1条印度性命,不要担心弹药不够,美国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可以最快最好地把我们用掉的弹药生产出来!而要生产一个活着的印度人去代替一个死了的印度人,至少要他妈的20年!我就不信印度人是杀不光的!”
在巴顿的这番讲话过后不到半个小时,美军的第一波进攻就开始了。夜空下。照明弹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