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保加利亚的教育部和科技部已经是一个部门了,连办公大楼都在一起,只不过挂了两个牌子,合并只是时间的问题。
反正他们的经费是少不了的,契科夫淡定的说:“教育部决定1918年再扩建一所大学,仍然是以理工科为主,届时我们全国的高校就达到了五所,每年可以招收大约四千名大学生,这将大大缓解我们高级人才的不足!
同时,我们还要扩建十五所高职院校,包括三所医专,届时我们的高职内院校就将突破五十所大关,每年可招收学生十万人……”
好吧,为了节省开支,斐迪南不得不在保加利亚搞精英化教育,后果就是保加利亚的大学生是凤毛麟角。
实际上现在保加利亚就连建立一所大学,都必须要经过国会讨论通过,才可以实施。而建立高职院校,这个只要教育部自己批准就可以建立了。
两者之间的待遇也是天差地别的,最明显的就是建立一所大学,投入的资金是都是以亿为单位的,每年的财政拨款也是以亿为单位的!
而建立一所高职院校仅仅只需要上千万,每年的运营费用仅仅只需要几百万列弗,双方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要培养科研人才,怎么可能不砸钱呢?所以现在保加利亚全国的在校大学生总人数还不超过15万,就要花费高达5亿列弗的经费,人均教育成本已经超过了333万列弗。
当然,这笔费用也包含教授们的科研费,还占据了一大半,否则保加利亚政府还真的开销不起。
到了现在这些投入也开始回血了,凭借高校研发出来的技术,每年勉强可以在国内收回一亿列弗的专利使用费,这已经令斐迪南喜出望外了,终于看到了收益!
相比之下,处于义务教育体系之下的小学生们就要便宜的多了,三四百万小学生的教育开支,实际上还比不上这几所大学的开销大!
只能够说,在这个年代搞高层次教育真的很费钱,尤其是理工科类,做实验怎么可能少钱呢?想要留下这些专家教授们,没有科研经费可不行!
教育界也不是没有人提议大学扩招,只不过看到这个经费后,一个都乖乖的闭嘴了,这个真不是普通国家能够玩的转的!
即便是财大气粗美国人,在这个年代也玩不起,除非是用野鸡大学凑数,否则这笔巨款足以令任何一个国家破产十次。
当然了,现在保加利亚的高职内院校,在世界上也可以算得上是大学,他们接受的教育和外界普通的大学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