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八章句句言忠,步步在反(3 / 4)

白羽登基继位。

如果李白羽没有因为他的那些兄弟骤然发起的造反之举而英年早逝,你们或许真的会延续又一代君臣佳话。

偏偏天公不作美,李白羽这位德行不弱其父皇李政的新君为了百姓选择了以身殉国。

你跟李白羽相交多年,虽然君臣之情不如跟言和根深蒂固,可是加上三公主李嫣的缘故与你跟李白羽的兄弟之情,倒也弥补了这一不足。

可是你跟李晔呢?

虽有父侄情分,可是以往的私交却只是泛泛之交而已。

你能力顶他登基称帝,不过是因为你父皇言和的临终所托,跟大哥李白羽的托孤重任而已。

后来李晔你们相处的虽然极为融洽,可是比之李晔的爷爷跟父皇来说,终究还是相差甚远。

而李晔登基之时你麾下兵马于宫中不尊新帝圣意,却被你一言喝退的场景,早就已经无形之中埋下了你跟李晔之间注定无法消除的间隙。

裂缝一旦产生,无论你怎么努力,都再也没有重归于好的可能了。

后来你力主北伐之前,曾经将自己撰写的两本教导李晔为君之道的书籍私下献给了李晔。

为君之道竟然不是李晔自己登基称帝之后慢慢领悟的,而是由你这位臣子教导的,无形之中又一次加深了你跟李晔之间的裂缝。

你虽是因为李白羽的托孤重任尽职尽责,想要帮助李晔尽快坐稳皇位,可是你也犯了一个身为臣子最不该犯的错误。

僭越之罪。

而僭越之罪无异于欺君犯上。

功高莫过于救主,罪大莫过于欺君呢!

再加上李晔年少,登基实在太过仓促了。

与其父皇李白羽相比更是不可比拟。

李白羽被立为太子多年,在言和身前耳濡目染之下早就无形之中懂得了些许的为君之道,又有言和言传身教,李白羽早年虽为太子储君,可是却早已经有了帝王之姿。

再加上找朝中经营过年根基深厚,虽然是刚刚登基称帝,在百官心目中的威望却早已经根深蒂固。

反观李晔,登基之时既不是太子,又没有接触过任何的为君之道,与百官更是毫不相熟,从未深交。

因为父皇英年早逝,不得已仓皇登基,然而年幼的他毫无根基,根本无法服众。

他之所以能够坐上皇位,不过是因为你大军在手,力排众议鼎力扶持而已。

一个不是太子,没有接触过任何为君之道的皇子直接登基为帝,尚无有余力稳定朝纲社稷,获得百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