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8章明末崩溃的财政体系(1 / 3)

朱斌将这些全部看完后,在系统目录每一行下面的清单中,都是需要真金白银,这些都要小钱钱,而朱斌现在缺的不就是小钱钱吗?

要知道,到了崇祯时期经济上就是一个烂摊子。

明末是个比较虚伪的朝代,虽然不是儒学思想大行其道的时期,却是一个把儒学的劣根性,运用得最虚伪的历史时期。

历史上的嘉靖,万历,天启,崇祯,这些皇帝都是聪明人,并非他们无能,而是皇权对民间经济活动掌控能力太微弱,甚至堵不住朝臣的悠悠之口。

嘉靖要禁私铸劣钱,一个罢市就能让禁令不了了之。万历要征收矿税,闹得鸡飞狗跳,官员鼓动市民打死收税人员,文人各种丑化,万历顶着臭名,心劳力瘁,最后二十多年也不过才收了几百万两而已。

饱读诗书的大臣天天嚷嚷着要屯田,然而真正要屯田,没人敢放手实施,怕被辱骂,甚至会因此被骂为“投献”,是献媚国家,是品格低下的表现。

董应举自述为了屯田,面对地方官员的刁难阻挠,忍气吞声,“虽唾面受侮,怡然甘之”,“自傕舆皂,自给材官,买地纳粮,无异庄长。”地方官则愈加气焰嚣张,“指屯地为投献,虐屯佃以非刑”。

再者是铜币的减少和私人铸币

在古代国家发行货币不是单纯市场行为,而是靠国家机器的暴力,保证货币的信用,除此之外国家对物资流通也要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否则货币会因为通胀而贬值。而明朝不仅仅是崇祯一朝,从洪武之后,政府对货币的掌控力就微乎甚微了。

嘉靖似乎是明代权力比较大的皇帝,要禁铸私钱,结果是每次严禁喊得震天响,但别说禁止,就连最后嘉靖禁止私人铸造劣质的铜钱都没做到。

过去私造假钱,至少造得还和真钱差不太多。而嘉靖时造假钱,造的粗劣至极,造的人肆无忌惮,用的人也毫无疑虑,反倒是质量更好的明官府造的制钱和过去朝代的钱币流通受阻,这真是劣币驱逐良币了。

拿明朝之前的宋朝来说,

北宋时,两税尚占%,但至南宋,已降至.4%和.%。与此同时,商税急遽增长,构成了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而包括商税在内的非农业税,也就占据了财政收入的大部分。北宋皇祐治平年间,商税比重不过4%左右,及南宋绍兴、乾道之交,仅茶盐榷货一项即占4%,连同经制钱、总制钱,非农业税达%强。而至淳熙、绍熙年间,茶、盐酒等坑冶榷货已达%强,加上经制钱、总制钱、月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