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两百一十章 暴怒 上(2 / 4)

导人都不能把兰芳共和国变为一姓人的“家天下”。

兰芳共和国的发展壮大遭到了西方殖民者和依附于他们的南洋落后民族的嫉恨。随着大陆的日益沉沦,失去了支持的这个在异域建立起来的华人小国,遭到荷兰殖民主义侵略军的进攻。兰芳共和国全体民众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最终因武器太差而遭到失败,这个华人小国也不幸灭亡。

兰芳国创立者曾想把西婆罗洲这块土地纳入清朝的版图,清朝皇帝不予受理。

有人感觉很奇怪,经受了几千年帝制传统熏陶的华人,到海外后为什么会建立起一个共和制的国家其建国,比美国还早6年,当时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欧美的新风尚根本不可能波及东南亚。

罗芳伯这些人,都是大清国的平民百姓,因为在故乡太穷,不得已下了南洋。虽然飘泊海外,但仍然是大清皇帝的子民,祖宗坟墓祠堂,以及亲友家眷,都在国内。他们如果自立为王,对大清皇帝来说,仍然属于反叛,抄家挖坟毁祠堂的事皇帝是干得出来的,甚至还会派兵出海,进行征伐。所以,罗芳伯他们不敢自立为王。

事实上,罗芳伯建立兰芳国后,在华人圈里根本不敢称为国,只能称为兰芳公司,或者兰芳大总长。这当然有害怕告发的原因在内。后来,他们还曾经遣使回国,觐见皇帝,请求称藩,想把西婆罗洲这块土地纳入清朝的版图,或者变成藩属国家。清朝皇帝不予受理,根本不理睬这些天朝弃民,或者根本不能容忍南方的汉人在海外建个国家。

这能说什么呢要是当初清政府能真正的大度一点,真的能贯彻那句满汉是一家,而不是说说而已,那如今或许就会是如此了。

当时在东南亚建立的华人国家不仅是兰芳共和国一个,还有其他七个国家,这些华人国家均于19世纪亡于西方殖民者对东南亚的侵略狂潮中。

刘思轩虽然上了年纪,但精神面貌还不错,当年为了支援国内推翻满清,刘思轩发起了多次捐款,为祖国的革命事业献上宝贵的资金。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老夫年纪老迈,无法亲自回国帮忙,只能尽力周济,以期望国内能多买一条枪一颗子弹。”

当时东南亚许多华人都回国投入到了推翻满清的革命中,多少人抛头颅洒热血,只为了让祖国强大起来。

祖国的开国大典,刘思轩也派了代表去参加,参加的几个人也在前天跟着放电影的人一起回来。回来时也带来了国旗和陈绍的照片,回国一行几人一道雅加达便说要搬回国内,不过那时刘思轩并没有表态。昨天晚上他又听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