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0曰,托木斯克北面的森林。
“司令员同志。”一名飞行员向苏军第16集团军司令员托瓦采夫送来了一封信,“元帅同志说,您的英勇战斗使得我们得以集中大量增援部队,连斯大林同志都知道了,他将在车里雅宾斯克为您授勋,所以您快跟我一起上飞机吧!”
“不,我亲爱的同志。”托瓦采夫知道自己部队的情况,三万多人的部队经过十几天的战斗,现在只剩下不到两千人,他们已经在向鄂毕河突围了,希望能够回去,但是看来情况非常不妙。
而且到了此刻,他似忽也明白,中华军队的防守并没有预期的那样顽强。自己虽然是进攻,但似忽也被中华军队牵着鼻子走。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科涅夫希望派出一架飞机,将这位荣立了战功的“罪犯”(他煽动军心的罪名此时仍未撤销)接回来,“信里面讲得很清楚,我们现在已经集结了一支新的部队,我很高兴,斯大林同志要为我授勋,更是我一生无尚的光荣?ahref="http://www.iei8.net"target="_blank">www.iei8.net墒牵也荒芾肟牵业恼绞棵切枰遥肽厝ハ蛟窘裁靼祝绻夷芑厝サ幕埃蔷褪呛臀业恼绞棵且黄鹪俅味裙醣虾印!?br/>
听到自己司令员的话,周围的苏军干部战士们都围了过来,一身脏兮兮的衣服,加上十几天没有好好休息而导致的眼神发呆,这两千名战士此时与乞丐无异。
“同志们,集合!”托瓦采夫大喊一声,他的好战友,达杨丘克同志已经在三天前牺牲了,听到命令,两千名战士迅速集合整队,排成矩形站在前面。
“同志们!”托瓦采夫举起了自己的右手,“我们已经胜利的完成了牵制敌人的任务,我们的主力部队此时在新西伯利亚已经组建了新的防线,斯大林同志也已经知道了我们的英勇战斗!”
或许知道得更多,心情就更加的沉重,到了现在,他不想让沉重的消息传递给士兵。他们根本不可能回得去,因为就在他成功渡河的时候,中华的军队也开始大举北进。似忽是在和他开玩笑,预定的防线还没有来得及构筑,中华大规模的装甲集群,在大量的空军和陆航直升机的配合下,已经进攻到了新西伯利亚。
他们最后这两千人,不管是在哪个方向,都是中华重兵集结的地方。就连新西伯利亚也是朝不保夕。
“乌拉!”“乌拉!”“乌拉!”
一阵阵低沉的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