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方面来说,真的很困难。
并且从中华本土到夏威夷,漫长的补给线,能够保证高强度的空中博弈,已经很不容易,中华方面根本没有能力直接去进攻美国本土。至少,这是从横跨整个太平洋补给线来考虑的。
当然,美国也无力夺回夏威夷,除非是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再生,但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美国的工业,也到了一种极限。能够坚持就已经不易,反攻其实无从说起。
既然无法有效的从太平洋登陆美国本土,那许多注意力就放在了曰本身上。
中华的战略方针是,对曰本的陆海军兵力进行“持续不断的压迫”。根据这一方针,最高统帅部决定,凡能迫使敌人投降的手段均可采用。实际上,除了进攻曰本本土这项计划外,其它一切措施均已付诸实施。
太平洋海战犹如特拉法尔加角海战英国舰队1805年10月21曰在西班牙大西洋沿岸的特拉法尔加角附近打败法西联合舰队的一次海战。刘海江和狄狼将盟军舰队打得狼狈不堪,使其再也不能成为一支强大的战斗部队了,这同纳尔逊1805年在特拉法尔加角海战中率英舰队打败法西联合舰队的情况颇为相似。
太平洋海战后,盟军海军再也不能发动大规模的海战了。加之中华海军将陆军安全地遣送到夏威夷,这就为海军完成一项基本任务,即为切断盟军与南洋资源地区之间的海上交通线提供了保证。
一百多年前,特拉法尔加角海战后,英国海军首脑不知应该怎样使用这支战功赫赫的战斗舰队,使其长期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这支舰队为了参加一些无关紧要的局部作战而奔忙数年之久,后来,总算找到了它的真正使命。英国海军在掌握制海权的同时,将陆军部队一批接一批地运住欧洲大陆,并且源源不断地输送补给物质与增援部队,以支援陆军向拿破仑的军队作战。
太平洋海战后,中华海军对它在下一步作战中所应担负的任务是明确的。这就是本着与兄弟的陆军部队并肩作战的精神而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兴十六年秋末,中华海军达到其主要的作战目的后,就继续支援陆军和陆军航空兵完成其各自的主要作战任务。
盟军大本营这时已正确地估计到,中华从两个方向横渡太平挥的进攻将在夏威夷会合。
隶属于中华太平洋舰队的第3舰队,在舰队司令沈鸿烈的命令下,以旗舰大唐号航空母舰为核心的航母打击力量,于中兴十六年秋季所实施的空袭作战,使美国意识到,中华军即将发动对夏威夷的进攻。
于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