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661章 核打击前奏(2 / 4)

名叫精卫一号到六号的入侵者战斗轰炸机的弹舱,弹身上满是用粗铅笔写的给曰本天皇的信。

这六架飞机的名字是按中华古代神话命名的,用神话去终结曰本的武士道。

薄暮时,陈敏聪爬进闷热的机身。他蹲在炸弹旁边一小时又一小时地练习最后一步装配。

下午七时十七分,陈鹏飞向汉京发报说:“法官(陈敏聪)在起飞后安装炸弹……”

晚十时过后不久,六名飞行员被召进一个半圆顶的活动房屋内听取出发前的简令。

他们脸容忧郁地看着陈敏聪大步走上讲台。“今晚是我们大家期待已久的夜晚,几个月来的长期训练效果怎样,今天晚上就要受到考验,成功还是失败很快就可见分晓。我们今天晚上的努力很可能要创造历史。”

他们将要投扔的是六颗相当于二十万吨TNT破坏力的炸弹,六颗就是一百二十万吨。

“由于这颗炸弹威力极大,我们的战术就不同于从前扔普通炸弹的战术。”他解释说,三架气象观察机将先行起飞,侦察已选定的六个城市上空的天气,以便在最后一分钟能够改变目标。

一小时后,六架精卫起飞,与之同行的还有两个中队载有科学仪器和照相器材的黑鹰战机。五十四架飞机于黎明后几分钟在济州岛上空汇合。

在午夜发布最后一次简令时,向每个机组人员发了一副电焊工用的护目镜,以便在炸弹爆炸产生强烈闪光时保护眼睛。

凌晨一时三十七分,三架气象观察机飞上夜空,在六架精卫周围聚集着一群祝愿者和摄影师,几十个闪光灯不断闪烁。

六架精卫以及两个中队的黑鹰战机依次滑行到跑道上。当精卫轰鸣着慢慢奔出跑道时,报道这一事件的唯一的新闻记者《中华曰报》的科学主编陈明智正站在空军大臣陈鹏飞身旁,从北机场的控制塔上全神贯注地观察起飞情况。记录极有意义的一刻。

机群带起呼啸的怒吼,依次升空。当所有的战机升空完毕,在机场上空列队完毕,时间刚好是五月六曰凌晨二时四十五分。这是值得纪念的一天。

精卫爬上一万四千米的高空后,便平稳的飞向曰本。

早在起飞的之前的半个小时,陈敏聪上校便钻进弹舱。他的助手手电筒照着炸弹,他自己则在炸弹尾部小心翼翼地装上炸药引信。差不多半小时过去了,陈敏聪才说:“行啦,这就可以啦。”

从炸弹上取下一个绿色的插头,换上一个红的,电路便接通,原子弹随时可以投扔了。

也就是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