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可魏征算啥呢?
他本是太子党羽余孽,实属死有余辜之辈,侥幸苟全性命,苟且沾个谏议大夫之名的。
本来魏征说的这些与自己想法相同,自己只是还摸不透李世民心里所想,不敢直言罢了,魏征却根本不去猜测李世民的想法便敢秉正直言,看来李世民赞赏的正是魏征这一点。
封德彝统观京中满朝文武大臣,如今说话有分量的人莫非他和长孙无忌、萧禹、高士廉、屈突通,外加即将提拔的中书令房玄龄和兵部尚书杜如晦。
长孙无忌老成持重不善言辞,萧禹过于沉稳不敢偏激,高士廉不善谋算,屈突通是个老好人,向来不与人争,即使是房玄龄和杜如晦,虽善谋却不轻易表白,在这些人中唯有他封德彝最说得话,但每每总得细猜上意才敢说出见解,绝不敢冒昧。
魏征则不同,此人不仅深有才略,思谋缜密,且直言敢谏,毫无阿谀或畏惧之色,封德彝意识到,若是将来在朝中会有一个说话比他响亮的人,这人便是魏征。
封德彝明白,北征结束,大唐再无战事,至少可以说再无大的战事,从此大唐要进入中兴时期,将在很长的时间内朝中侧重于理政而不是言兵,今天李世民对不整编郁射军队问题的肯定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从局势来看,大唐经过多年战乱,国力确实赢弱,但军队已经是所向无敌,已经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与之抗衡的了,因此战争的危险暂时不存在了。
既然往后理政成为朝中的重务,那么。像他封德彝这样的文臣首辅便该大显身手了。他封德彝在官场多年,深韵从政之道,一句话,从政无非就是观点之争和权利之争,如今朝中出了魏征这个人物,将来势必成为他的对手。
好在他目前虽略得李世民欣赏,但根基未稳,若不趁早压住魏征,将来恐怕就是自己的拦路虎和绊脚石!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