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四十七章 拉皇帝当股东(2 / 3)

商绝不可能这么低(周延儒是状元出身),唯一的解释只能是他的良心出了问题。

整个官僚利益集团的良心都出了问题。

还有三个月,也就是崇祯二年的四月,兵科给事中刘懋就要上书裁撤驿站了,可惜,出发点是好的,结果却是最坏的。

按照刘懋和崇祯的预想,要裁撤天下三分之一的驿站,每年可节约银子六七十万两,这很可以做一点事了,对于能够天真到拿十万两银子来对陕西全省赈灾的崇祯皇帝来说这就是一笔巨款了。

但是事情的结果却是驿站裁了,驿田都被豪强贵戚瓜分,裁节银崇祯也一分没收到,都被地方官府借支一空,基本都用于吃吃喝喝了,只留下数以万计失去生计的驿站民夫。

无人考虑过如何安置这些人,他们只好无奈走上了反叛大明的道路,其中有一个人叫李自成。

割肉补疮已经不可取了,旧疮未复又添新创就更是错上加错。

在吴为看来,驿站其实是个好东西,为什么要裁撤呢,这当真是暴殄天物,浪费之极!

驿站不就相当于现代的邮局或者快递点吗,还兼政府招待所的功能。对于大明这个幅员广阔的国家来说,这玩意弄好了应该是可以赚大钱的啊!

试想想,大明朝现在治安有恶化的趋势,对于商人来说无疑是重大利空,他们的行商面临比以往更大的风险,因此他们也就要追求更高的超额利润,这些自然都转嫁给了最终消费者身上,也就造成了老百姓的生计愈发艰难。

“日升昌”搞的汇兑业务可以解决钱财的流动问题,而驿站用得好了,可以解决物资的流动问题!

说白了,如果把驿站看成是一个濒临破产待收购的国有企业的话,其实它的价值是被大大低估了的,甚至被看成是政府的大包袱,一如现代国企改制之前的状态。

它拥有几千个网点,十几万匹马,几十万熟练员工,还有大量的房屋建筑、驿田、船舶等固定资产。

而它的员工要求的薪水极低,任劳任怨,外面还有一个充分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可以作为补充,换句话说吃不饱饭的人太多了,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更妙的是,如果将“日升昌”与驿站进行某种形式的联营,依托驿站的网点,借助驿站的国家信誉,对“日升昌”的发展无疑是一个无比巨大的推动!

当然,风险是有的,尼玛到时各路神仙看得眼红保不齐就会伸手。

不过对付这个吴为也有办法。

那就是拉皇帝当股东。

我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