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本镇大魏村人氏。从小就聪明灵慧,文才过人,十岁便考中文韬甲科,那便相当于文科进士了。因此,乡人对他十分推崇,并引以为荣。
当时,正值齐王刘豫当权的阜昌年间,本就是金国的傀儡,再加上刘豫本人生性懦弱,昏庸无道,是以颇不受金国元帅兀术的待见。当时的百姓,即是金国的臣子,又是南宋的遗民,身世十分可悲。百姓的心情,可以用两首诗词概括,既有“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热血豪情,也有“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无奈期盼。
王家乃是乡中富户,他的父亲名叫王仁政,原是徽宗政和年间的山西武州令,后因北宋沦亡,便携妻谢氏返回故里。眼见儿子年纪轻轻便考中文韬甲科,十分高兴,遂将其改名世雄,字德威,以彰显家族显贵,并大张旗鼓,为儿子操办婚事。
正逢长安府内有一个姓朱的都尉,家有一个视若掌上名珠的爱女,如今芳龄二尚未出阁,他素闻王家令郎聪慧,久已慕名,今番听说王家招亲,当下喜不自胜,忙派人上门说合。
媒人上门说明情由,王公也久闻朱公孝廉,又是官宦人家,心下自然欢喜。当即应允,并备好帖子和聘礼,使媒人送至朱府。朱公得知消息,也自欢喜,忙回了帖子和信物,只待王家迎娶。
过的月余,王家收拾停当,选择个良辰吉日,王世雄骑着花红大马,雇了花轿乐班,吹吹打打,引着来到朱府,将新娘朱小姐迎进了王家。新人完婚,郎才女貌,如胶似漆,自不在话下。
且说这一日,朱都尉夫妇想念女儿,便雇了轿车来到王府,与女儿女婿相见。只见新人夫妻恩爱,相敬如宾,心下也自是欢喜。
暇时,朱都尉唤过女婿,问道:“贤婿少年得志,今后意欲何为?”
王世雄不加思索道:“小婿意欲勤奋读书,以待来年科举!”
谁知朱都尉听后,沉吟了半晌,才叹了口气道:“老夫来时,见乡人骠悍,多有人习武。眼下,时局动荡,人心不古,未来去向,不得而知。现有南宋偏安江左,岌岌可危;金人虎视眈眈,随时南侵;北有鞑靼崛起,蓄势待发。对于我们现下的齐国,只不过是傀儡而已,随时都能破灭。当今天下,岂是我辈之能力扭转?”
王世雄也叹息道:“时局如此,我辈又待如何?依岳父大人之见,小婿应当怎样呢?”
朱都尉看了女婿半晌,无奈道:“老夫虽出身草野,但也略晓时局。现下,只能先弃文从武,且学些功夫,既可强身健体,亦能防家护院,紧要当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