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法如神,志也是佩服之至也。咱们一言为定,来日辰时再战!”
杨俊微微一笑,双手一拱,然后打马回营。术虎赤见了,也赶紧下令鸣金收兵,唤范志回营。听见锣响,范志不敢怠慢,也赶紧打马回营,前去交令。
军中谚云:催命鼓,救命锣。战鼓响起,前面不论是刀山火海,军兵也必须拼命上前;收兵锣响,即便厮杀再急,也必须立即撤回,违命则斩。军中法纪,十七条禁律五十四斩,自古有之。
两队人马,各自收兵,暂且不提。次日辰时,随着两声炮响,两军人马又战鼓雷鸣,摇旗呐喊,各自出战。
杨俊和范志几乎同时出战,两人刚一见面,二话不说,便又斗在了一起。刀来枪去,马打盘旋,二人杀的不可开交。直到午时,人困马乏,仍然不分胜负,无奈只得各自收兵,约好来日再战。如此三日,依然不见分晓。
这日夜晚,赵开山独坐帐中喝闷酒,苦思良策。忽有中军来报,说杨俊求见。赵开山大喜,忙传令请进。随着脚步声响起,帐帘掀处,杨俊走进帐内,身后还跟着王重阳、辛弃疾和义端三人。
赵开山一边起身迎接,一边命人重整碗筷,请四人入坐。不一会儿,便有一个小校领着几名军兵,抬进来了一个红漆食盒,还有四张梨木座椅,将酒筵摆好之后,遂恭身退出。
几人礼让一番,分宾主落坐。接连吃了三杯酒后,赵开山望着杨俊,微笑道:“贤弟一向是足智多谋,此番连夜见我,是否有破城之计?”
杨俊笑道:“知我者,唯兄长也。”说着,用手指着义端道,“这位义端大师熟读兵书,善用兵法,破城之计,皆在此人之胸襟也。”
赵开山大喜,忙起身拱手道:“大师若能助我破城,真乃我军之幸也,开山必有重谢!”
义端赶紧起身还礼道:“大帅过讲了,小僧虽然不才,但是若要破那密州小城,却也不难。”当即,伸出了食中二指,指指点点,说出了一番道理。“我看那密州守将术虎赤,心高气傲,狂妄自大,他折了一员大将,必然心有不甘。杨将军又与那范志连战数日,久战不下,术虎赤更是焦躁不安。如果不出所料,他今晚必来偷营!”
“偷营?”赵开山立时大惊失色。义端却摆了摆手,微笑道:“大帅不必担心,小僧自有良策。我们只需提前挖好陷坑,埋下伏兵,纵然不能生擒术虎赤,他也必败无疑。我们提前找好几个武艺高强之人,换上金兵衣甲,等那术虎赤败逃之时,乘乱混进他们的军中,随着败兵进城。然后,找准时机,夺取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