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劳。朕给你进爵为公,今日起称为申公。”
申侯说啥也不肯接受,他对平王说:“赏罚必须公正合理才能服众。镐京光复,大王登基,都是诸侯勤王的功劳。老臣兵谏失控;戎主不受节制洗劫镐京,杀害先王,臣有罪过,不应该晋封。”
平王劝说再三,申侯坚持不接受。平王无奈,只好说:“有功有过,功过相抵,维持侯爵。”
卫侯奏说:“褒姒母子因为过分受宠无端启动废立程序,使大王和申后蒙冤受贬;石父、尹球等人心术不正,蛊惑君王,陷害忠良,废立之事就是这两个家伙促成的:都应该处理。”
平王连连点头,接着平王宣布:“卫侯、晋侯、秦大夫嬴开、郑世子掘突、周公咺勤王有功,听封:
卫侯和进爵为公;
晋侯仇加奉河内附庸地盘;
郑伯友保卫先王,为国捐躯,追赐为“桓”;
郑世子掘突继承父爵,袭位郑伯,并赏赐良田千亩;
秦大夫嬴开进爵为公,正式列为诸侯;
封周公咺为太宰;
申后加封太后。
褒姒、伯服贬为庶民;
虢公、尹球、祭公功过参半,最后为先王而死,削去本身的职位,允许子孙承袭。”
接着在城内贴出安民告示,对京师被害百姓给予抚恤,在王宫举办宴会,犒赏功臣。
平王的庆功宴结束,申侯非常欣赏掘突的英俊勇敢、高强的武艺,就想把自己的小女许配给他。那时时兴诸侯联姻,讲究门当户对,而且都是父母包办。太宰咺凑过来对申侯说:“你家中最小的孩子几岁?”
申后边走边回答:“最小的十六了。”
“是公子还是千金?”
“女孩。”
“婆家是哪国诸侯还是王公大臣?”
申侯一听,太宰咺关心自己的小女的婚姻情况,何不请他给掘突过个话,免得尴尬。就说:“还没有人提亲。太宰这么关心,就请给找个人家嫁了出去。”
“申侯有没有看好的?我帮你传个信。”
“我倒是看郑伯掘突不错,不知他是否已有夫人?”
太宰咺笑了,真是机缘巧合,他们都想到一块去了。连忙说:“据我知道,当前还没有。我就给你们撮合一下。”
就这样,一桩美好的因缘就结成了。
第二天早朝,诸侯向平王谢恩,打算回国。平王刚刚登基,没有心腹大臣,勤王的诸侯都是忠良,但是申国和晋国都临近西戎,申侯和晋侯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