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给朝廷贡献。
桓王看了郑庄公的信,非常生气,你居功自傲,眼睛里根本没有朝廷。这样的诸侯必须讨伐问罪。他找来周公黑肩和虢公林父,周黑肩说:“大王,郑国讨伐不得,他们祖孙三代对朝廷有功这个不说,郑国兵强马壮,能征善战,我们的王师不是对手。”
桓王说:“我们可以调动天下诸侯国的兵马,共同伐郑。”
周黑肩说:“我早已说过,齐国、鲁国、宋国这三个大国都不会出兵。”
桓王说:“他们不出兵,也要问罪。”
“按道理应该问罪,但是以我们的实力问不了罪,那样朝廷更丢面子。”周黑肩说。
“对郑国一定要讨伐。”桓王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
周黑肩一看这种情况,心里想,看来桓王要丢更大的面子。就说:“大王一定要讨伐郑国,那就打吧。不过,齐国、鲁国、宋国就不要通知了,免得朝廷失掉更多的大国,丢更大的面子。就通知周边的小国吧。”
讨伐郑国的通知一下达,第一个响应的是蔡国,他们和郑国不对付;第二个是陈国,陈国和郑国友好,本来不想出兵,但是前不久陈桓公鲍死了,他的同父异母弟弟佗在蔡国人(佗的母亲是蔡侯的女儿)的帮助下杀了世子免和大臣五父,自立为陈侯,就是厉公。陈厉公刚刚上台,大臣不服。在这样的情况下周桓王下令陈国出兵伐郑,这就等于朝廷承认陈厉公侯位的合法性,这是一个大好机会。所以一面答应朝廷出兵,一面派人给郑庄公送信递小话,我们如果不出兵得罪周桓王吃罪不起,只能应付朝廷出兵但是不真打,交手就撤退。陈国答应出兵了,周黑肩知道陈国和卫国的关系好,就让陈国督促卫国出兵。就这样,一阵张罗调上来三个小国的兵马。
周桓王令虢公林父将右军,带领蔡国和卫国的兵马;令周公黑肩将左军,带领陈国的兵马;桓王自统周国兵马——王师为中军。四国兵马浩浩荡荡杀奔郑国。
郑庄公听说王师将至,就聚集诸大夫研究对策。正卿祭足说:“周天子亲自将兵,责问我国不朝王的罪过,名正言顺。不如马上派遣使臣前去谢罪,给了天子面子,他自然撤兵。”
郑庄公气呼呼地说:“不行!大王无故剥夺我在朝廷的职务,又对我发兵,我们祖孙三代的功勋付之东流,这有点欺人太甚,这次如果不挫挫他的锐气,恐怕郑国宗社难保。”
大将高渠弥说:“陈国与郑国一向友好,他们新君刚刚上台,不敢违背王命被迫出兵,不能真打。蔡国和卫国同我们有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