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武王愣了一下,心想,我已经派出了全部兵马,那有人增派。他以为是斗伯比老糊涂了,就没有吱声。斗伯比看武王没有说话,也就没再说什么。楚武王对于斗伯比的话向来都是重视的,没有不采纳的。回到宫里休息,还在想,斗伯比是个明白人,今天怎么能提出这样的建议?就对夫人邓曼说了一遍。
邓曼明达事理,善解人意,她对武王说:“令尹斗伯比所担心的,怕不是士卒寡不敌众吧?他所担心的是莫敖轻敌致败呀!”
武王恍然大悟,立即派人去叮嘱屈瑕,可是为时已晚。
屈瑕只能指挥单打一的战役,遇到复杂的情况和变化多端的战局就束手无策。伐罗不像伐绞那样单纯,表面上看罗国是一个小国,兵少将寡,实际上不是那么简单。罗国虽然是一个子男爵位的小国,但是历史悠久。罗人和楚人同宗同祖,都是祝融的后人,都是先姓芈后姓熊。所不同的是罗人的祖先善于制作使用罗网捕捉飞鸟,人们就把这个部落称作罗。周朝初期罗人在罗山一带,首领在朝为官。后来被周朝移民到湖北荆山西北一带,就是后来的罗国。
楚国发兵讨伐罗国,罗国就得到了消息,立刻就做好了准备,还请来卢国助阵。屈瑕本来以为楚国打罗国就象石头碰鸡蛋,必胜无疑,骄傲而且心急。
屈瑕为了尽早攻克罗都,督催全军尽快渡过鄢[yān]水(今蛮河),队列错乱也在不在乎,以致渡过鄢水之后,楚军不成队列了,行近罗都时,正面有罗师迎击,罗军的武器不仅有刀枪剑戟等常规武器,还有罗网。再勇猛的战将一旦被扣上罗网,就无法施展,立刻就被枪戟戳死。楚军远途跋涉没有休整,队伍哩哩啦啦就被迫投入战斗。刚刚与罗军交战,卢国的兵马就从背后杀将上来,屈瑕和他的将士都大惊失色。楚军腹背受敌,很快就溃败。因为退路被卢、罗联军截断,屈瑕不得已领兵南逃。由于卢、罗联军的追击,屈瑕一行狂奔不止,竟逃到荒谷一带(荒谷在今江陵县境)。屈瑕无面目见君王、父老,就自缢而死;其他将领也都自囚以听罪。武王得到这个消息宣告臣民:“这是寡人的过错”。他宽宥(yòu)了全体将士。
屈瑕的自缢开创了楚国统帅以身殉职、以死谢罪的先例,其人其事,于当时虽有过,于后世则不为无功。屈瑕就是大诗人屈原的祖先。
武王重整兵马,后来再次伐罗、伐卢,灭掉了这两个小国,把罗国人全部移民。罗国人就不再和楚人姓熊,以原来的国名为姓,改姓罗。这就是罗姓的来历。还有一部分人自动南迁,成为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