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傅瑕领兵登城固守。”
子仪信以为真。那边叔詹领兵出城,这边子仪和傅瑕领兵守城。子仪和傅瑕登上城头向外观看,看到叔詹和子突的兵将对打,不一会叔詹就败阵了。傅瑕在城头大喊:“郑师败了!”
子仪向来胆小,在城头上也没有看到楚国救援的兵马到来,叔詹就败阵了,就要从城头上下来。这是傅瑕从背后猛的一刀,子仪死到了城头上。傅瑕下了城墙,命人打开城门,叔詹带领子突和宾须无进到城里,傅瑕在门里迎接,献上子仪的头颅。
郑厉公重新登位,百官都来朝贺。郑厉公命人打开国库,厚厚酬谢宾须无。犒劳齐国兵马,约定十月份亲自去齐国向齐桓公致谢,同齐国会盟。宾须无领兵回国。
齐国的兵马走了以后,郑厉公开始清算旧账。第一个是傅瑕。郑厉公说:“你镇守大陵十七年,极力对抗寡人,应该说是忠于公子仪的,公子仪对你也不薄。现在你贪生怕死,杀了子仪,可见你对谁都没有真心。寡人应当为子仪报仇!左右,给我推出去,杀了!”
老将原繁当年支出祭足立子仪为君,担心郑厉公治罪,已经告病在家。郑厉公派人去家中问罪,原繁自缢身亡。
接着杀了公子阏。强鉏(chu)害怕躲到叔詹家不敢出门,叔詹向厉公给她求情免他一死,但是被施以刖足。祭足已经死了,不再问罪。
郑厉公使用叔詹为正卿,管理国政;堵叔、师叔为大夫。这三个人被郑国人称作“三良”。
宾须无回到齐国向齐桓公交令。齐桓公又摆平了郑国。自此原计划参加北杏盟会的诸侯国都已经摆平。齐桓公就想大合诸侯。
管仲建议说:“君侯图霸大业刚刚开始,会盟应该简便为好。”
桓公说:“怎么个简便法?”
管仲说:“自从北杏会盟以后,陈国、蔡国、邾国跟随齐国没有二心。曹伯虽然没有去参加盟会,可是已经出兵与我们一同伐宋,已经是实际上的盟国。这四个国家不必再让他们来回跑路了。只有宋国、郑国、卫国需要再次会面。等到各个诸侯国齐心一致拥护齐国,再举行诸侯大会,正式成为霸主。”
齐桓公君臣正在商议的时候,有人进来报告说:“周王派遣单蔑来齐国通报朝廷准许宋国的请盟,已经到达卫国。”
管仲说:“机会来了,宋国已经没有问题了,君侯应该到卫国地盘迎接单子,因为卫国在这些国家的中间,主公可以在那里与宋国、卫国、郑国会盟。”
于是,齐桓公就派人通知宋公、卫侯、郑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