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其漫长程度不亚于半生。
后来赵氏虽然去世,但她给玉如璧带来的影响,却无论如何也勾抹不掉。
苏好意第一次见玉如璧就是在赵氏的葬礼上,出殡的队伍中,玉如璧作为长女走在最前面。
棺椁停灵在城外的尼姑庵,苏好意恰好陪着姹儿姨在那里吃斋。
因为赵氏对身边的下人不好,所以守灵的众人都不尽心。且玉柏又不在家,玉桂又不怎么管事,众人到了半夜就都躲出去睡了。竟然只把玉如璧一个孩子扔在那里独自守灵。
当时她又饿又怕,哭不敢哭,走又不敢走。
最后是苏好意从厨房偷了馒头给她,陪着她守灵到天明。
两个八九岁大的孩子相互依偎着,守着灵堂里飘忽的长明灯。
后来的玉如璧女大十八变,出落成了倾国倾城的美人儿。
可用她自己的话说:“皮囊变成什么样子终究是皮囊,内里的东西却一直没变。”
小时候母亲对她的咒骂真的就如诅咒一般笼罩着她的三魂七魄,总是不时冒出头提醒她:你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