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远行在际,在下就不打扰了。”说完行了一礼,掉转马头,绝尘而去。
贾仁禄望着那书的背景问道:“这厮什么来历?好象不是公子这头的。”
刘琦道:“此人姓蒯名越字异度,颇有智计,家父素来信任。此人和蔡瑁来往甚密,当然和我不是一路了。”顿了顿,又问:“这蒯越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心了,居然会谏我为江夏太守?”
贾仁禄道:“这八成就是令尊自己的主意,估计他看你性情大变,孺子可教,便打算给你些重担让你挑挑,日后好传江山予你。这蒯越则纯粹是贪天之功为己有,他在令尊面前搬弄事非不成,便跑到你这来对你说是他谏得你,好邀功请赏。像这种两面三刀的小人,除了会做这种事,还会做什么?”
刘琦点了点头,道:“有这可能。”
庞统摇了摇头,道:“怕没有这么简单。”
刘琦道:“哦,庞先生是怎么看的?”
庞统道:“这蒯越素富智计,这次我看就是他谏的你。这样于蔡氏可是有很大的好处。”
刘琦头脑颇为简单,四肢也不达,实可谓是一无是处,废才一名。像这种难题他是想破脑瓜也想不出来的,闻言敲了敲额头,道:“我为江夏太守,便手拥重兵,羽翼丰满,蔡氏就奈何不了我了,这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贾仁禄恍然大悟,一拍脑门,道:“老子明白了。这样做是对蔡氏大大的有利。其一,他们让你当江夏太守,便把你远远的支了开去。你见不到令尊,如何尽孝?感情自然而然就疏远了。而刘琮则终日和令尊在一起,这感情自然就亲密,在加上蔡氏在枕边吹风,你说令尊百年之后会立谁?”
刘琦闻言动容,望向庞统,庞统点了点头,刘琦道:“其二呢?”
贾仁禄道:“其二,令尊多病,怕是不久于人世。一旦他老人家仙去,你远在江夏,急切难已赶到。而他们就在襄阳,只要秘不丧,腾出一两日来,便可扶刘琮接位。等到你赶来了,他们说不定已投了曹操了。那时你还争个屁啊,能活着跑出来,我看都要感谢你老子的在天之灵了。”心道:“历史上就是这样的。诸葛亮出的这个主意,其实也是高明的有限。只不过他出这个主意根本不是在帮刘琦,而是在帮刘备。他早就算到新野守不住,不帮刘琦搞到江夏。新野丢了,刘备连家都没有了,岂不要一败涂地,还谈什么鼎足三分。”
刘琦缓缓地点了点头,脸色十分难看。贾仁禄道:“其三,江夏临近江东,常常要遭到孙权攻打。他们把你配到那里去,也有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