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百七十一章 君与臣(3 / 5)

周朝,当时天子不叫皇帝,而是称王。而周,在政权上并不是个统一的国家,实际上是一个分封制下的诸侯国的联盟。天下被各公国各自掌控,这才有了后来的春秋战国。

当时各公国完全自治,只是名义上需要服从周王的命令,而公便是国君。

知名的有齐恒公、秦穆公等,但值得一提的是,人家的公代表的是位子,而玄德公的“公”,跟大内公公的公差不多,也就是好听而已。

后来秦始皇统一了天下,他怕自己的帝国如周一般被后来某个强大的诸侯国推翻,所以他不在采用分封制度,而是用郡县制。所以。从那时候开始,公这个爵位,在大多数时间内都是空置的,人臣的极致便是侯。

并且。虽然秦帝国的侯爵虽然有封地,但在封地中没有自主权。封地被称为食邑,顾名思义,你也只能在封地内吃吃喝喝,别的,全是中央管理。

然而,刘邦开国的时候,几位异姓在开国之前就已经是王了,刘邦不能一开国就卸磨杀驴,所以咬牙让他们建立了诸侯国。并且完全统治封国,只需名义上服从中央即可。

后来这些封国变的越来越强大,连汉武帝这样的大帝都压制不住。所以,汉武帝找了个机会,撕毁了当初老祖宗的盟约。要将诸侯国收回国有。其后就是一场大战,汉武帝还是有能耐的,最后胜利里。

从此后,汉朝在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封国。其下就算是宗亲王,最多有个更大的地方吃喝而已。

所以当华歆提出晋封秦峰为公,并建立分封制下的诸侯国,对任何人来说都意义巨大。秦峰就此便可以突破人臣的范畴。真正成为一名有国家、社稷、宗庙、百官的国君。

此刻的汉献帝要发疯了,从小便接受王权教育的他岂能不知,这是秦峰在蚕食汉室。他今日称公立国,来日称王就顺理成章,而后称帝也是合情合理。然而,此刻的汉献帝充满了无力。

“称公封国。秦子进就是被我大汉朝承认的诸侯国君了!”汉献帝最终,瘫坐在了宝座上。

被朝廷承认的诸侯,才是名正言顺的诸侯。

而将曹操、袁绍等人概述为诸侯,那是按照他们完全掌握属地的权利,笼统叫出来的。

在后世的大汉朝。除了后来魏公曹操外,朝廷从来没有承认过其他任何人,是大汉的诸侯国公。

而此刻,若是汉献帝昭告天下,册封秦峰为“公”,就是完全承认了他的诸侯国主的地位。秦峰也就成为这天下,唯一被认可的真正的诸侯国君,他裂土封国是名正言顺的,只需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