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峰的祭文念罢,秦军活着的勇士,手中的兵刃高举,泛着耀眼的寒芒,一起高呼,“大秦不朽,永立苍穹!”
“大秦不朽,永立苍穹!”
“大秦不朽,永立苍穹!”这呼声很快传与四野,这呼声很快传遍天下。
弘武大帝在乱世之中打下了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他并没有像之前的帝王一样,扶植起率土之滨的新一代大秦贵族统治者。他结合后世施政经验,将土地分给了百姓。
贵族少一些,百姓富一些,这对帝王的统治不会带来任何的影响。反而因此水涨船高。
有秦氏特色的君主制,这是后世对当时的评价。而弘武大帝秦峰,他的威望。也是任何君主制下的帝王无法企及的。人心的凝聚,让他能够无所畏惧。更加大刀阔斧的改革。
忆苦后思甜。
祭奠了大秦的烈士之后,大秦上下陷入到了统一盛世的欢庆海洋之中。
弘武七年的最后一天,大秦帝国迎来了最盛大、隆重的庆典,统一大典。
这一天,天气格外明媚又温暖,太阳公公早早就起床,笑眯眯的照耀着古老东方的大地。这片广阔无垠的土地上,上千的城市。四千万帝国子民,在帝国旗帜红色的海域当中,开始了大规模的庆典活动。
而繁华的邺都,则是庆典的中心。
天坛。
百万百姓来到了这里,汉族、氐族、羌族、南蛮、晨族、草原诸民族、以及印州人、贵霜人,他们分成了好几块,却是又团结在帝国的旗帜下。
各民族团结在大秦的旗帜下,昭示着大秦弘武王朝,盛世的开始。
天坛四周的乐师团,奏着庄重的音乐。一直没有停下。而邺都城内,这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彩旗招展。
日上三竿的时候,太阳公公更加高兴起来,在这岁末隆冬,竟然是散发出了春天的温暖。
从天坛到邺都,十几里的官道两侧。站满了手持战戈的甲士,雄赳赳气昂昂。
百姓的锣鼓声中,秦峰起驾,在百官的拥簇下。万民的朝拜中,出城前往邺都。华盖、旌旗。全副的天子仪仗,明晃晃反而是照亮了天。十余里连绵不绝。
天子车架所经之处,甲士持戈单膝跪地。
百姓纳头便拜,万岁的呼声不断。弘武大帝值得他们如此,是因为弘武大帝的出现,为天下带来的新气象,百姓从此终于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
而弘武大帝并没有坐在龙辇内,他就站在龙辇前的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