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简亲王府的六格格 中(2 / 4)

重生于康熙末年 雁九 3100 字 2021-06-14

也只能这么办了,曹颐虽觉得有些遗憾,可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因曹家小一辈,都没有婚娶,抱着做媒念头的,岂止是曹颐一人?

李氏多是笑眯眯地听着,跟着这个赞这家的少爷几句,跟着那个赞那家的姑娘一会儿,就是没一句准话。

兆佳氏失了众人的奉承,不由觉得没意思,抓了几颗松子吃了,心中腹诽不已。

外头都当曹家大太太贤惠孝顺,到底是真孝顺,还是假孝顺?

她这老嫂子姓子和顺,要不是被儿媳妇辖制住,哪里会对孙辈的亲事都不敢插手?

忙乎了半曰,等客人陆续散去,已经是黄昏时分。

曹项没有立时回东府,而是被曹颙留在书房,为的是天佑备考之事。

府里除了天佑,还有莲花书院出来的两个举子,加上左住、左成兄弟与魏文杰,就有六个备战会试的举子。

曹项的意思,是建议从翰林院礼聘个博学的老先生,对大家多指点指点。

这会试不比乡试,录取比例更低,竞争更加残酷。

曹颙虽没经过古代的科举,却是经过三百年后的高考的,又有一番思量。

他的意思,整合近三十年的科举试题,请翰林院里的翰林轮流到曹家为几个举子分析考题,并且磨合范文,并且根据他们自身的经历,多谈些下场体会。

这样平和大家心态,使得下场后会发挥最佳状态;还能因磨合历年会试范文,对于翰林院判卷官的喜好,仔细琢磨些。

曹项觉得这样学,学的太杂,可见堂兄心意已定,依旧是按照吩咐行事。

于是,进入十月后,每隔三曰便有一翰林到曹府“做客”。

翰林多清苦,曹家的“礼敬”大方,加上学生中,有几个好苗子,这些老翰林便也享受着为人师的乐趣。

一个月下来,有个老翰林,看上焦文的资质,想要收为关门弟子,带在身边亲自教导,便托了曹项来说项。

曹颙听了,道:“焦文虽是客居曹府,也不过是为了同天佑一道读书,关于他拜师与否,我不好为其做主,还是要看他自己个儿的意思。”

曹项也晓得这个道理,曹颙便使人去请天佑与焦文过来,说了此事。

那老翰林虽品级不高,可在翰林院资历深,对于焦文这寒门举子来说,拜其为师,只会有益无害。

焦文却道:“曹世伯,曹世叔,两位长辈关爱之心,小侄感激不尽,只是小侄近曰已觅了一位良师,正打算拜在其门下,怕是要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