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明钱庄,对外三条(3 / 4)

有时候当真不可小觑,他们虽然没有太多的理论,不懂得什么自然科学,但动手能力、制造与摸索能力都十分出色。

顾正臣满意地点了点头:“他们做到了!很不错!”

费震笑道:“有这一道防伪技术在,相信可以让百姓更能放心使用、识别宝钞,杜绝伪造。”

顾正臣将书册合拢,问道:“现如今刷印了多少宝钞?”

费震没有瞒着,直言道:“目前宝钞提举司日夜刷印,已制成一贯宝钞五百万张,五百文宝钞五百万张,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宝钞各六百万张。另外,宝钞不涉小钱,故朝廷去年全力运转铸钱,至今已完成两万万钱铸造。”

顾正臣重重点头。

不管宝钞如何,铜钱的地位在短时间内很难撼动,宝钞在初版的设计上,最主要面向的还不是百姓,而是商人。

毕竟百姓家穷得叮当,平日里买东西都是用粮食当货币,有点钱也是小钱,通常都是几文钱几文钱的用,没谁会拿出一百文的宝钞去买豆腐吃,人家也找不开啊。

顾正臣清楚这种定位不利于宝钞向更下层流通,但宝钞想得到百姓的认可,首先要得到商人的认可。以一种缓慢嬗变的方式推行宝钞,三年立下基柱,五年之后站稳脚跟,然后再推出小钱宝钞,以良币驱逐铜钱,最终经过多年实现宝钞取代金银铜。

宝钞推行不可急于求成,只要宝钞能立得住,可以自由兑换,商人自然会选择宝钞。毕竟这些人谁也不希望带一堆铜钱来回路上奔波。

据说前段时日,有商人带了一大笔钱走运河,结果船在卫所附近沉了,军士跑过去帮忙救人,顺便将捞上来的一些钱财占为己有,官府想要为商人讨回钱财,惩罚军士。事情闹到老朱这里,老朱说军士只以为是无主之财,拿了不算什么大的罪过,让其将不当所得交出,就此结案。

可怜的商人只能自认倒霉,毕竟人家拿走了一堆铜钱,非说就拿了一枚铜钱,你也没辙。

若是有了宝钞,这种事就不会再出现。

按照制定的规章,宝钞出现浸水,破烂,焚毁,撕破等,只要宝钞存留部分有四分之三,钱庄可以免费兑换新的等额宝钞,商人不承担任何成本。

昏钞与新钞等值,是顾正臣强烈要求确定下来的,至于宝钞折旧成本,自然由钱庄、户部与朝廷承担。不过这点损耗相对宝钞带来的便利而言实在不值一提。

费震将一个卷轴递给顾正臣:“这是大明钱庄对外告示,你看看是否需要修改。”

顾正臣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