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三章 品茗论风云(5 / 6)

血淬中华 大风 5303 字 2021-06-06

的,即使是打出中华义勇军的旗号,轻易也不能得到社会及公众的认可。不过,当年东北王张作霖的成功,到给了他一些启迪。现在,他一直在寻找、或者说是在等待的机会终于出现在了眼前。自己要是不能把握住,别说要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为中华民族的再次崛起做出自己的贡献,就连最后的生存也会成问题!事到如今,他们要想改变命运,也只好耍点儿心眼儿了。

虽然是危言耸听,可是这番话却与贺国光的想法不谋而合。贺国光插嘴道:“盛京到吉林有两条路可走,北路经昌图,南路就是咱们这里呀!”

“不错,走北路还要绕一个大圈子,咱们这条近路必将首当其冲!”冯华进而分析道:“咱们的国家就是一块大肥肉,英国人、法国人、老毛子、还有小鬼子,哪个不想美美地吃上几口?不但是小鬼子想一口鲸吞我们关东,老毛子也时刻想着着我们的东三省啊!”

说到这里,冯华将话题一转:“当然,有骨气的中国人,谁也不会答应!谁都不会任由自己的家园被人随意践踏!我们中华义勇军的每一个战士都是中华好儿男,中华义勇军就是以救国救民为自己的宗旨,我们会誓死抵御外侮,保家卫国!”这一番话义正词严,句句铿锵有力,字字掷地有声,极大地感染了已近不惑之年的贺国光。一时间,他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突然产生出要与这些年轻人一起驰骋疆场,奋勇杀敌的念头。

中华义勇军刚到龙口街时,因为大敌当前忙着备战,宾主之间始终没有机会长时间地叙谈一番。此时,双方终于有了深入了解对方的机会。

这贺国光少年时代进过学,算得上是一个儒商。他年少之时,父亲也曾指望他十年苦读,金榜题名,荣宗耀祖。那时正当左宗棠出关西征之际,他夜读诗书,经常沉醉于“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意境之中,欣赏“铁马秋风”,“楼台夜雪”的那种豪情,盼望着有朝一日“壮岁旌旗拥万夫”,投笔从戎,杀敌立功,为国家献身出力。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目睹了社会的黑暗、官场的**、朝廷的软弱,少年意气,冰消瓦解。遂一心一意,继承了祖业。但他那颗蛰伏已久的心却一刻也没有安分过,时不时地发出“国雠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的感叹。

有道是:人生在世,难得知音相逢!如今,听到冯华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对当今社会弊病的贬斥,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见解,贺国光不由得佩服万分,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冯华就中日战事侃侃而谈,不但语惊四座,更是激发了贺国光埋藏了二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