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十五章 历史的偏离(3 / 6)

血淬中华 大风 5604 字 2021-06-06

一定要到牛庄叙谈叙谈。

魏光焘刚刚离去不久,邢亮、李九杲就陪着另一个客人回到了狼岩寨,他就是那支来历不明友军的指挥官王英楷。

那是个三十出头的汉子,大概是风餐露宿,劳累过度的缘故,人有些黑瘦,两颊微微塌陷,但双目炯炯有神。此人性格很是率直,并没有常人的做作,见到冯华只是双拳一抱,随即笑呵呵的自我介绍道:“参见冯大人,在下王英楷,字绍宸,海城南关人,现在忝为海城商团统领。”

来到这个世界后,冯华是很注意当时礼节的。现在,他受到王英楷豪爽的感染,不由自主地紧握着王英楷的手,使劲地摇了几下:“先前听说倭寇受到一支不明身份友军的拦截,我还在想究竟是什么人有如此的勇气,现在一看王兄果然是英雄了得。”

看到冯华如此热情,握着自己的手始终没有松开,王英楷虽然不太习惯,但也不由得深受感动。他连忙说:“我如何称得上英雄,只有冯大人才是真正的英雄,你的大名我早就如雷贯耳了!”说完“呵呵”地笑起来。

冯华有些诧异:“让王兄见笑了,冯华区区微名何来如雷贯耳之说?”

“我在海城地区,虽说不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倒也消息灵通。大人在浪子山打倭寇的事情,已经传遍了吉林、盛京!”王英楷认真地说道。

冯华倒是未曾想到义勇军已经造成如此大的影响,嘴上虽然谦逊着,可心中还是为义勇军声名远播而高兴。

原来这王英楷早年曾以教书维持生活,在海城一带很有声望。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海城县令设立商团以维持地方秩序,请王英楷督军,任统领。海城失陷后,王英楷带领一部分团丁撤退到辽河西岸,继续坚持反抗日军侵略的斗争。在收束了锦县和义县一带的溃兵数百人后,海城商团的人数达到了近一千人,力量反而比原来的商团更为壮大。这次听说倭寇进犯牛庄,他就带着自己的人马前来助战,这才上演了小杓口阻敌的壮观一幕。

其实这王英楷也不是平常之人。历史上,袁世凯督练新军时,他曾任武卫右军全军执法营务处总理,与当时的王世珍、段祺瑞、冯国璋齐名,被合称为“北洋四杰”。后来,王英楷历升至直隶大名镇总兵、署理陆军部右侍郎、补授蒙古镶白旗副都统,钦命南洋陆军大臣等职务。只是因其积劳成疾去世较早,而不像段祺瑞、冯国璋那样为常人所知。

不很了解这一段儿历史的冯华,显然并没有把眼前这个汉子与“北洋四杰”联系起来,但从交谈中他还是感到了王英楷见识与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