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十六章 观海楼谈兵(2 / 6)

血淬中华 大风 5117 字 2021-06-06

,第一次见到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看到冯华虽然只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后生,但举止沉稳,谈吐气度均极为出色,刘坤一愈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这个年轻人绝对不是平常之辈,其前途将不可限量,对冯华的言语之中又热络了许多。

宋庆和吴大澄看到钦差大人对冯华的态度极为和善,再加上冯华到达山海关后对他们都进行了拜会。不但言语恭敬,而且还送上了价值不菲的礼物,他们由于对长顺不满连带着对冯华的那一点儿成见,如今已经烟消云散了。

这观海楼坐拥关城,远眺大海,视野开阔,景色绝佳。远山近海天水一色的佳景,加上打了胜仗后的好心情,众人兴致极高,酒宴之上可以说其乐融融。在谈过一些观沧海、登高山之类的闲话之后,众人的话题很自然地就转到了当前的战事上来。

魏光焘、李光久都是参加过围攻海城的,见到钦差大人发问,也就直截了当地谈了自己的看法。李光久认为应趁当前的有利时机再次攻打海城,他的理由很充分:目下牛庄战事已定,倭寇第三师团本已被围困两月有余,新近又攻击鞍山受挫,在牛庄新败,元气大伤士气低落,正是收复海城的大好时机。

魏光焘则担心日军第一师团会乘机攻取营口、田庄台。田庄台是清军重要的后勤补给基地,如有闪失,后果将不堪设想。

王英楷就是海城人,自然也很关心这个话题。但他不是感情用事的人,以他的想法是不赞成以疲惫之师,现在去攻打海城的。不过以他的身份能坐在这里已是极为难得,插嘴说话还没有他的份儿,因此王英楷只是饶有兴趣地听着魏、李二人争来争去。

而刘坤一虽然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他并没有在两位得力爱将前表露出来。当然他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想看看冯华对这件事究竟是何看法。宋庆和吴大澂在钦差大人没有表态之前,自然也不便发表议论,此时一样是不动声色。不过,二人内心已有了各自的看法,宋庆赞同李光久的观点,而吴大澄则倾向魏光焘。

看到争论了半天,两个人谁也没说服谁,刘坤一咳嗽了一声打断了魏光焘和李光久的争辩。他把手一摆说:“午庄(魏光焘的字)、健斋(李光久的字)先不要争了,我们何不听听子夏(冯华的字,大家是不是已经忘了)的意见?”说着把目光投向了冯华。

自义勇军正式投入到中日战场以来,冯华深受兵力不足和弹药供给问题的制肘。自己洞悉敌人的战略企图,却总是力不从心,不能游刃有余的予以应对。面对辽河平原的战事,他常常有一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