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十八章 关山度若飞(1 / 6)

血淬中华 大风 5214 字 2021-06-06

?. 1895年4月17日,正在为龙口街的后续安排和兵工厂、军事学校及技术学校的搬迁事宜忙个不停的冯华,突然接到了一份儿军机处发来的电报:皇上谕旨,鉴于辽东战事已停,召“临榆”镇总兵冯华即日来京觐见。

皇上的命令当然不能不去,除了邢亮有些担心这会不会是一场“鸿门宴”外,其余的人都非常乐观:冯华这次去京师肯定还会再次得到皇上的封赏。

虽然关于冯华去不去京师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邢亮只是在私下里对冯华提出了自己的担心),但是在去京师的人选和安全保卫问题上大家却争论得极为激烈。由于必须有人在这里主持大局和贺菱坚决要去京师看看等原因,最后冯华只得决定:因为李九杲精通各种江湖门道,此次陪同他前往京师的人选除了他们二人以及四个贴身侍卫外,还有贺菱和龚芳。没办法,既然贺菱要去,那龚芳自然也得跟着。龚芳虽然有点儿舍不得离开邢亮,但心里也还是极想去的。虽然因为担心大哥和龚芳的安全以及要与心爱的人分开一段儿时间,邢亮对这样的安排心里有点儿不满意,但是为了大局着想他并没有提出异议来,只是提出安全保卫工作必须大幅度加强,特种大队要暗中对冯华等人进行全程保护。

4月18日一大早,已经将一切安排妥当的冯华由义勇军总部塔山铺启程出发。第一站的目的地是到营口向钦差大人刘坤一及吴大澂等人辞行。

作为东北最重要商埠的营口,在中日开战后港口的进出口业务全部停止,无数的船只全都挤在了港内。自二月初以来,营口作为辽河战役敌我双方争夺的战略要地风声日紧,一时间人心惶惶,市面萧条之极。停战协定生效后,营口港立刻恢复了原来的活力,随着营口港的开冻通航,大小船只抓紧时间往外运送堆积在港口区的那些大豆、豆饼。而港口的复苏,带动着市面也跟着热闹了起来,通往港口的几条大路更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热闹之极。

在钦差大臣的行辕门口,冯华与刘坤一、吴大澂及宋庆几人一一分手作别。虽然在中午的送行宴会上刘坤一已经对冯华此次进京需要注意的事情进行了详细的嘱咐,但是此时他还是再一次叮嘱道:“子夏,此次京师面圣一定要慎言慎行。朝廷内的关系势力极为复杂,一招不慎就有可能满盘皆输,到京后你要多听听翁同龢翁大人的意见。”

刘坤一的话声刚落,吴大澂接口道“是呀!翁大人德高望重、处世谨慎,且与我是莫逆之交,是值得信赖依靠之人。我这里有一封书信,你到京师后交给他,他自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