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嬴政所在的秦国相比,汉朝刘邦的内部还处于内乱之中,便唯恐韩信功高震主,对各种功臣杀杀杀,使得无数武将心惊肉跳,人人自危,如此这般,才推进了名为屈辱的事件,白登之围。
正是因为不懂用人,拿捏不明白人心,刘邦才失去了刚刚创业兵强马壮,拓宽疆土的大好时机。
还有像宋之那般软弱上不得台面的怂包,赵匡胤的皇位来路不正,唯恐自己的属下闹事,干出了杯酒稀释兵权的蠢事,导致整个宋军摇摇欲坠的原因。
像是王翦这般,接连歼灭数国,功名赫赫之人,若是并非嬴政,而是赵匡胤,刘邦等人,恐怕早就迫不及待的把王翦给杀掉了。
只是在秦国,嬴政眼皮子底下,王翦活的一直都很好,甚至于可以说是活的非常滋润。
而王翦本人与嬴政也是非常和谐的关系,亦师亦友,嬴政本人也非常重视王翦。
扶苏提出让秦国统一世界,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凭借嬴政能容人的肚量,武将们就算是立下再怎么厉害的汗马功劳,也完全不会有功高震主的顾虑。
所以,武将们才能丝毫没有后顾之忧专心致志的在战场之上奋勇杀敌,以谋求光宗耀祖之荣。
言官们也能毫无后顾之忧的说出不同的意见,而不是在朝廷之中,为了讨好嬴政,而趋炎附势,貌合心不合。
“你接着说。”
嬴政露出沉思的表情以后,沉默了很长时间,而后接着开口道。
“定要招贤纳才,多培育人才,在录取人才之时,学会变通,使得人尽其才才可。”
“在培育人才这一步,一定要舍得投入成本,于中原的各个郡县设立官方为主的私塾,使得天下贫穷的百姓们能不给金钱绊住求学的道路。”
“培养的数量越多,人才的成功率便越大。”
“再者说来,每每将一批人才培育出来也可将这些人才作为老师,继续培养下一代人。”
“如此这般,便能形成良性循环!如此这般,我秦国便再无人才不够用的烦恼了!”
扶苏苦口婆心的解释起来。
“在六国所在的地区,也要如此这般么?”
嬴政皱着眉头,朝着扶苏说道。
六国残存的余孽,是嬴政无论如何都无法直视的心病。
“父皇,无论如何,他们都是我大秦帝国的子民啊。”
“儿臣再说句大不敬的话,也就只有小部分冥顽不灵的余孽才会时时刻刻忙着瓦解秦国,绝大多数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