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1916年元月份,威海卫的气温还是相当的寒冷,19岁的文祥和许多来自山东农村,甚至偏远山村的中国农民,在袁世凯政府的配合下,被法兰西驻中国的领事指定的一个招募公司招募到了威海卫的英租界。
在英租界,首先被安排到租界的医院接受体质检查,检查时非常严格,凡是有皮肤病,沙眼,痔疮和牙齿不全的都不合格。
通过了体质检查的人,开始接种疫苗,并且被强制剪去男人们认为是受之父母的长辫子。许多连县城都没有到过的乡下人,捧着被剪下来的自己的长辫子,嚎头大哭。其中还有人得知要剪去自己的长辫子的时候,从窗户里跳了出去。
剪去长辫子的中国男人们,被赶到一个公共澡堂,洗去了身上一身的油垢,许多从山村来的人身上还有一摞摞的虱子,文祥相信这些人可能这一辈子都还没有洗过几个澡。
洗过澡之后,每个人分发到了一身法国人的制服,那些从男人们身上换下来的袄子之类的衣服被一股脑儿收走了。而分发下来的制服是按法国人或是英国人的身材定做的,许多人穿在身上都不合身,看起来就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最要命的是要签一份合同,合同的许多地方都是用法文写的,只有几项重要的事项用中文给予了标注。当然,相对于要签这份合同的大多数人来说,上面不管是用中文还是法文,其意义都是一样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目不识丁的农民。
只要告诉他们上面写的是什么就行了,他们会跟着前面的人照葫芦画瓢,按上自己的手印就算完成。因为文祥懂一些法语,就被安排向其他人解释合同上写的内容。
合同上有着让人安心的规定:不得在危险区内雇用中国人,中国人在合同期内,有权得到食品,冬夏服装,住房,燃料和免费医疗。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0小时,每天的工资为5法郎(折合成大洋大概是一块多大洋。)
这些手续办完后,所有的人就算是法兰西名下的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所有人被集中到一起,由几个会讲中文的法国人,讲了一些在海上航行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到达法国之后会有一些什么程序。就算是出国前的培训吧。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在威海卫和文祥一起的大约有一千多人手里拿着一块第000几号的登记牌登上了一艘开往上海的轮船,在接下来的合同期内,所有的人都将不再使用自己的中国名字,一律使用手里的登记牌作为自己与他人交往的凭证。到达上海后,准备在上海搭乘“香港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