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和情爱有关,所以需要情爱故事去刺激干将。
另一个灭世诅咒,和流泪有关,流泪代表着伤心,会刺激干将魔性大发。
冯骥摸了摸下巴,忽然发现,这二者似乎有一个共同的因素。
情绪!
“不,不能说是情绪,应该是七情六欲,人的七情六欲,在影响诅咒的力量。”
冯骥忽然眼中精芒一闪,他回忆起茅山派的《瘟部》传承里记载的诅咒法术。
大部分诅咒法术,都需要施术者取得对方的精血或者贴身衣物,以此作为媒介,施展诅咒之术。
但是实际上,施展诅咒之术前,往往是施术者需要对祖师爷起坛做法,请求祖师爷赐给自己力量,诅咒对方。
这是道门的常见诅咒法术应用之法。
但是在民间,其实有许多诅咒,并非道术所为,而是一个人临死前强大的怨念情绪化作成了诅咒之力。
这些人原本也只是普通人,如何能触发诅咒的力量?
他们又没有法力,又不懂法则,更不会起坛做法,祭告先祖上苍之类的。
他们纯粹凭借的是一腔怨念情绪,这才成功触发了诅咒。
冯骥不由想起茅山派典籍里记载的许多诅咒发生的案例。
有些被残害的无辜之人,死前爆发怨念,死后化成厉鬼。
有人两情相爱,却爱而不得,最终竟能化蝶双飞。
这种种案例在前,令冯骥越发肯定起来,诅咒之力,其实和人之情绪有着很大的关系!
这一点,在《人间道》秘籍上没有记载,但是以诸葛卧龙写下的诅咒法则领悟来看,他认为诅咒的力量,根植于人间红尘。
唯有走入滚滚红尘,闯荡人间,感知普通人的生活,才有可能接近诅咒的力量。
这些说的太过玄乎,但是冯骥结合自己所思所想,忽然觉得,走入红尘,感悟人间,不也是体会人间七情六欲的方式?
诸葛卧龙以《人间道》命名诅咒法则,阐述他对这门法则的理解,事实上人间道是什么?
人间是生活,是鸡毛蒜皮的争吵,是怨恨痴缠的纠葛,是真善美的闪光之地。
这是绝情断欲,高高在上的仙人们难以领悟的法则!
冯骥忽然想到,茅山派为什么会擅长这门法术?
因为茅山派属于末法时代的门派,茅山道士们可没有绝情断欲,他们讲的是道士下山,降妖除魔。
所以茅山道士们接触了大量的人间苦难,悲欢离合,也因此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