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一百二十二 岳翻不需要曾经的自己(2 / 3)

靖康雪 御炎 2726 字 2021-06-16

如同烈火一样的方式,他换掉了自己本来的面目,然后,他变成了现在的自己。

有些人会怀念曾经的自己,或者说很多人都会怀念曾经的自己,希望找回曾经的自己,让曾经的自己回来,但是岳翻不会,岳翻并不希望曾经的自己回来,曾经的自己,是懦弱的,逃避的,怯懦的,没有任何应对危险的能力和胆魄的,现在的自己,是周侗和翠翠用生命换来的。

自己不是为了自己而活,不仅是为了自己而活,更是为了周侗和翠翠而活,他们牺牲了自己,让岳翻活下来,让岳翻心无旁骛的活了下来,从此之后,岳翻再也不会动摇,再也不会懦弱。

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甚至敢于为了自己的目标而战斗,而杀人,而不惜一切,不顾危险,这就是周侗和翠翠带给他的,他们用命换来的!

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找回曾经的自己,他要的,是未来的自己!

第二天的考试还是经义问题,这个问题特别多,题量很大,不是一个下午可以解决的,甚至三天的考试时间中,一天半的时间都要用在经义上,剩下最后一天是策论问题,也就是考验真才实学的时候,这很重要。

按理说,科举考试里面含金量最高的就是这个策论,但是要注意的是,策论虽然重要,可是大宋的官家们和文人们更喜欢的还是文采风流,而不是策论优秀,你只要文章写得好,写的妙,写的呱呱叫,你就能中进士,而之所以宋代有那么多名臣,其实很容易解释,进士那么多,名臣有几个?

或许在最开始,科举是很有意义的,宋太宗时期的科举大放异彩,选拔出了李沆寇准这一类惊采绝艳的人才,真宋仁宗时期也还可以,选出了包拯、韩琦等不少人才,可是随着时间推移,宋朝越来越歌舞升平,选拔治国安邦人才的科举考试就被逐渐的改变成选取艺术人才的考试了,选出来的都是皇帝的好学生,写文章的好手,治理国家的白痴,道德素质上的“楷模”。

岳翻并没有打算写多么实际的问题,而是要注重文采,注重文采飞扬,而内涵反而退居其次了,因为他很相信,徽宗皇帝喜欢漂亮的字,喜欢优秀的文章,但是不会喜欢一个整天满嘴军国大事的忠直臣子,即使岳翻明白那些事情,经历过战争之后,岳翻比谁都明白这些事情,他更知道这个时候最适合宋王朝的举措是迁都长安,固守关中,直接把西军变成禁军,把禁军丢到西北边疆去死,去求活,如此,四年之后的民族之殇才有可能度过,而不是到了那个时候才出兵北上,争夺燕云十六州。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